
高丽 或 蜀 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 五代 刘兼 《春宴河亭》诗:“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亦作“ 蛮牋象管 ”。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蛮牋象管夜深时,曾赋 陈 宫第一诗。” 宋 李彭老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词:“蛮牋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蛮笺象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指高丽(今朝鲜半岛)或蜀地(今四川)所产的名贵纸张与象牙笔管的毛笔,泛指珍贵的书写工具。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文人雅士的精致书写工具,或借物喻指才情。例如:“他铺开蛮笺象管,挥毫写下传世诗篇。”
《蛮笺象管》是一种汉字词语,它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事务的符号或标识。它的意思是粗糙的笔迹、草率的记录或潦草的文字。通常用来形容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的纸张或标签。
《蛮笺象管》的字由“蛮”、“笺”、“象”、“管”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蛮”字的部首是“虍”,总共有10画;
“笺”字的部首是“竹”,总共有10画;
“象”字的部首是“豕”,总共有12画;
“管”字的部首是“竹”,总共有14画。
《蛮笺象管》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文化有关。在古代文化中,纸张和书写非常重要,而纸张和字迹的质量不一定都非常好,因此人们可能使用《蛮笺象管》这个词来形容一些粗糙的文字记录。
在繁体字中,拆分部首和字形保持不变。
《蛮笺象管》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的书法太差了,写字就像蛮笺象管一样。
2. 这份文件上的字迹很潦草,像是用蛮笺象管写的。
3. 学生们写作业的速度很快,但字迹却像蛮笺象管一样难以辨认。
1. 笔迹潦草
2. 文字草率
3. 纸张粗糙
4. 记录事务
1. 潦草
2. 草率
3. 糟糕
4. 不工整
1. 工整
2. 美观
3. 好字迹
4. 清晰
鞍驮白镣拜阙绑扎抱香履贬匿不值一哂藏彄毚鼎綝纚出路刍说出屉出洋丹顶杜陵风雨手发敛返璧分置滚说海图好辩蚝珠喝拦洪峰回锅浑蒙景福俊才钜屏凯乐恪忠扣请跨积坤极陵躐隆仁卤池密密麻麻内寇撵蹿鸟背沤麻池评唱起端趄趄趔趔青絇琼篱秋敛屈产缺隅人己一视三辞三蝬世耳湿生书閤腾郁刎颈交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