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托始的意思、托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托始的解释

[origin] 即“託始”,借一事作为叙事的开端,即起源。

託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託始于希腊。

详细解释

开头;创始。《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然而托始立法,拳拳 宗周 。” 明 沉节甫 《新知录摘抄·物始》:“大抵凡物之制,必有以托始之者。”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相兹 竹浦 ,定中托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托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起源与开端
    “托始”即“託始”,指借某一事件作为叙事的开端,表示事物的起源或创始。例如:“中国之图画术託始于虞夏”,说明绘画艺术起源于虞夏时期。

  2. 依赖外力启动
    作为成语时,强调事物开始时需依靠外力或他人帮助才能进行。例如创业初期需借助资源或支持,即“托始”的体现。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1.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 明代《剪灯馀话》提到“托始立法”,指制度创立时的开端。
    • 清代黄宗羲的墓志铭中“托始”描述竹浦文化的起始。
  2. 词义扩展

    • 可指假托名义开始某事,如“托名汉相”(假借汉朝丞相的名义)。
    • 与“造端托始”相关,表示在初始阶段摸清端倪、做好准备。

三、总结

“托始”兼具起源和依赖外力启动两层核心含义,具体需结合语境理解。在文学或历史叙述中多指起源,而在描述事件推进时,则强调借助外部力量的开端。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托始》这个词的意思

《托始》是中国古代诗人杜牧所创作的一首诗的开头两个字,意为“代开头的事物”或“代启蒙的导师”。这两个字通常用来表达对任何新的或重要的事物的赞美、启发或推崇。

拆分部首和笔画

《托始》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托,由手部部首扌和左右两个笔画组成;第二个字始,由女子部首女和右下部的四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托始》一词出自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美景和人生的哲理。

《托始》这两个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拕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字形和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托始》,两个字的字形稍有变化,但整体上仍然可辨认。

例句

1. 他的开场白真是《托始》,引人入胜。

2. 教师是学生的《托始》,为他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组词

启始、开始、创始、开路先锋、导师

近义词

引子、前导、开篇、导火线

反义词

结束、终止、终末、收束、落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