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与贪冒。《新唐书·陆贽传》:“视户口丰耗以稽抚字,视垦田赢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
“廉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指“廉洁与贪冒”,即两种对立的品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唐书》等史料。
廉冒(lián mà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廉和冒。
廉是一个独立的字,它是由「 廴 」和「 㞍 」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廴是一个表示「行走」的部首,而㞍则表示「井」的形状。廉本意为正直、清廉。
冒是一个独立的字,它是由「 冖 」和「 ⺮ 」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冖为一个与「宀」相同的部首,它表示盖着的东西。⺮则是一个表示「竹子」的部首。冒本意为擅自、随意行动。
廉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左传》中的一句话。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句话“廉冒是谓不给,不敢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能够廉洁自律,不贪污受贿,不勉力追求私利。
在繁体字中,廉冒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 廉冒」。
在古时候,廉字的写法不同于现代汉字,其写法较为繁琐。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廉字的写法是「」。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是个廉洁的官员,从不接受贿赂。
2. 这位经理冒着风险拒绝与竞争对手合作。
一些与廉冒相关的词语有:
1. 廉洁:指清廉正直,不贪污受贿。
2. 贪污:指************,侵吞公款。
廉冒的反义词为「 廉洁 」,表示正直、清廉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