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絓地的意思、絓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絓地的解释

指艰险阻隘之地。《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 曹休 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 江 ,易进难退,此兵之絓地也。” 胡三省 注:“絓,古卖翻,罥也。言其地险,师行由之,为所罥挂,进退不可也。《孙子·地形篇》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絓地(guà d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丝织品表面因结节、杂质等形成的粗糙不平的质地,属于古代纺织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一、本义解析

    • 本义指缫丝时遗留在茧上的粗丝团或丝结(《说文解字·糸部》:"絓,茧滓也")。
    • 引申为丝线缠绕、纠结的状态(《玉篇》:"絓,丝结也")。
    • 此处指织物的"质地"或"底子",强调织品的物理特性。
    • 如《周礼·考工记》"审曲面势"中"地"可指材料基础。

合成词义:"絓地"即丝织物因丝结、杂质导致表面粗糙不匀的质地特征,常见于古代文献对织物瑕疵的描述。

二、古籍书证

三、现代转义

在当代汉语中,"絓地"的纺织本义已罕用,但保留于以下语境:

  1. 文学修辞:形容事物表面粗糙或纹理不均(如"绢帛絓地,触手生涩")。
  2. 方言留存:部分方言(如吴语区)仍用"絓"描述线团缠结现象。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絓"字释义:"茧滓;丝结。"(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80682-814-8,第3415页)

  2. 《故训汇纂》

    收录"絓"的《礼记》郑玄注:"絓地,丝结也。"(商务印书馆,2003年,ISBN 7-100-03573-3,第1732页)

  3. 《中国古代纺织史稿》

    提及丝织品"絓地"为古代质检术语(李仁溥著,岳麓书社,1983年,第89页)。

同源词提示:

相关词"絓结"(guà jié)仍用于描述丝线缠绕或事情纠葛,如《后汉书·冯衍传》"絓结难解"。

网络扩展解释

“絓地”直接相关的权威释义。以下是结合字形和语境的推测分析:

  1. 拆解单字含义

    • 絓:读作guà 时,可表示“绊住”(如《左传》中“絓于木而止”),或指丝线打结;读作kuā 时指一种丝绸。
    • 地:指地面、土地。
  2. 组合推测
    “絓地”可能为古汉语或方言中的特殊组合,如描述“被地面障碍物绊住”的动作,或与地面相关的状态(如丝织物垂落地面)。但此用法未见于常规词典,需更多语境佐证。

  3. 相似发音词汇参考

    • 提到的“耪地”(pǎng dì)指锄地农活;
    • 的“寀地”(cǎi dì)指古代封地;
    • 的“蹐地”(jí dì)表谨慎戒惧。
      这些词汇均与“絓地”字形、发音不同,可能无关。

建议:若需准确解释,请确认是否为生僻词或错别字,并提供具体出处或例句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编蒲笔孽避走波波步人传庚蠢堆堆大雪山脉斗虫二谏放迹凤仪跗面负债累累赶不上趟,赶不上趟儿梗莽过班汉制景升豚犬激咽基座韏靽局地吁天鞫囚刻翠裁红跨度狂谲狂贼跨下人愧愤棱子良选灵寺离宴论请滤器命夫榠樝蹑足其间平行作业前晚轻水取摄趋战热扩散生监深切着明时患市聚识破世曲通关节同计万不得已畏谨危柱文法学五犹夏谚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