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庑的意思、两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庑的解释

(1).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宋史·选举志一》:“寻又定《亲试进士条制》:凡策士,即殿两廡张帟,列几席,标姓名其上。”

(2).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明史·礼志四》:“两廡从祀……凡九十一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祀典》:“又进 欧阳修 於两廡,则以 濮 议与 永嘉 暗合,故特崇之。”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补遗·妖梦》:“ 江陵 相曾梦居第之前,左右两石坊上分署‘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字,自以为生封五等,殁祀两廡,遂恣行无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两庑”是古代建筑中的专有名词,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宫殿、祠庙或书院等建筑群中,位于主体建筑(如正殿、讲堂)东西两侧的廊屋或厢房,通常呈对称布局。


二、建筑类型与功能

  1. 祠庙(如孔庙)

    • 功能:供奉儒家先贤、大儒的牌位或塑像,如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
    • 历史演变:唐代仅供奉20余人,至民国增至156人。
  2. 书院(如问津书院)

    • 结构:东庑与西庑分别设置不同功能的房间。例如:
      • 东庑:仲子祠(奉先贤仲子像)、隐士祠(奉长沮、桀溺牌位)、祭祀厨房及仓库。
      • 西庑:文公祠(奉朱熹像)、诸儒祠(奉历代大儒牌位)、来宾住宿区等。
  3. 宫殿

    • 功能:作为礼仪性廊道或辅助空间,多见于大型礼制建筑群。

三、延伸意义

在文献中,“两庑”有时代指从祀或配享的次要地位,与主殿的核心祭祀对象形成对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建筑的“两庑”布局,可参考孔庙或问津书院等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两庑》的意思

《两庑》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两个相连的庑宇、庙宇或寺庙。庑又称为拱门,古代常用于建筑物的正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两庑》的拆分部首为“广”和“宀”,分别位于左右两边。拆分后的笔画分别为“广”(庑)的3画和“宀”(宇)的3画。

来源

《两庑》这个词源自于古代的建筑与文化,指的是两个相连的宫殿、庙宇、庙堂等。在这种建筑中,两个庑宇或庙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建筑形式通常用于表示权力、尊贵和庄严。

繁体

《两庑》的繁体写法为「兩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字形和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两庑》在字形上可能会有些许差异。然而,基本的意思和定义仍然相同。

例句

1. 在古代,国家重要的祭祀仪式常常在两庑之间举行。

2. 两庑宫殿的气势恢弘,令人肃然起敬。

组词

两庑空间、宏伟的两庑、两庑并用

近义词

双廡、双庑

反义词

单庑、独庑、孤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