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而不持的意思、危而不持的详细解释
危而不持的解释
[when the nation is at stake but no people to save] 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词语分解
- 危的解释 危 ē 不安全:危险。危殆。危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危难(刵 )。危如累(噄 )卵。 损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惊奇的:危言耸听。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持的解释 持 í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
网络扩展解释
“危而不持”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含义:指在危难时刻不给予扶持或支持,形容对危机袖手旁观、不负责任的态度。
- 字面解析:
- 危:危险、危难;
- 持:扶持、支持;
- 整体:面对危险却不采取行动或提供帮助。
出处与典故
- 来源:出自《论语·季氏》,原文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意为:国家危急时不扶持,要倒塌时不搀扶,那还用辅佐的人做什么?)
- 背景:孔子批评冉有、子路作为季氏家臣,未尽到劝谏职责,暗喻失职行为。
用法与场景
- 形容个人或群体:可用于批评他人或组织在关键时刻不作为。
例句:公司面临危机时管理层却危而不持,最终导致破产。
- 引申至国家或社会:指当权者在国家危难时无应对措施。
例句:《晋书》用“危而不持”指责官员逃避责任。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袖手旁观、坐视不理、见死不救。
- 反义词: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权威性补充
- 该成语为中性词,多用于书面语,含较强批判色彩。现代语境中可扩展至企业管理、社会事件等领域,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背景,可参考《论语》原文或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危而不持
《危而不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危险面前,没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或原则。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危(卜字边)和而(而字边)。其中,卜是危的部首,而是而的部首。危的部首卜表示危险,而的部首而表示连词。
《危而不持》这个成语是出自《左传·文公四年》中的一句话:“危而不持,社稷危矣。”形容对国家的危险形势没有果断行动,将会危及国家的安危。
在繁体字中,危而不持的写法为「危而不持」。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危的字形是「危」,而的字形是「耐」。所以,古时候写作「危耐不持」。
例句:
他面对困难时危而不持,最终导致事情的不利发展。
面对诱惑,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可危而不持。
相关词语:
1. 危急存亡:形容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2. 临危受命:形容在危难关头被委以重任。
反义词:
坚守原则、果断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
表缀驳脚厂长颤巍巍巉险春物催迫弹糺大小阮奠基礼东家孔子东庑豆酱清二葛凤京抚辕高不成低不就高祖王父圭影鼓石汗喘憨生花匠宦况绘声绘色胡芦夹板蛟韅积尺金翅扇慨忆克家口米姱尚溃走劙刀面面光纳士招贤乾隆帝起花样擎擎琼丝丘乘热闹栅锁深沟壁垒深昧戍漕酸眉苦脸缩头鯿苔锦探信桐华布驼脂瓦解冰销微生小偷小摸笑影奚而西华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