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疾的意思、老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疾的解释

(1).年老有病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 明 王世贞 《凤洲杂编》卷一:“ 成化 中,用吏部尚书 李裕 言,外官考察,自贪酷、老疾、罢软之外,復设才力不及,对品改调别省。”

(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 唐 包佶 《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诗:“茗饮暂调气,梧丸喜伐邪,幸蒙去老疾,深愿驻韶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老疾"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老疾"为古汉语复合词,由"老"(年老)与"疾"(疾病)组合而成,包含两层含义:

  1. 年老多病

    指人因年迈而体弱多病的状态。

    例证:

    《北史·崔光传》:"光年耆多务,病疾稍增,而勤劳不已,渐成老疾。"

    此处描述崔光因年老事务繁重,疾病缠身却仍操劳,终成"老疾"。

  2. 旧病;宿疾

    指长期未愈的慢性疾病。

    例证:

    《宋史·职官志》载官员致仕条件:"文武官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有司检举。其老疾不任事者,亦听解职。"

    此处的"老疾"即指因衰老或旧病无法履职的状态。

二、文献溯源与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明确收录"老疾"词条,释义为:"年老多病;旧病。"并引用《北史》《宋史》等典籍例证(见卷7,页1523)。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9年修订版。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义"老疾"为"年老而多病",强调其形容因衰老导致健康衰退的复合状态(商务印书馆,2014年,页892)。

  3. 历史文献用例

    • 《后汉书·班超传》:

      "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老疾被病。"

      班超年老病重仍镇守边疆,"老疾"凸显其身体衰颓与职责的冲突。

    • 《唐律疏议》:

      规定官员"老疾"可免刑责,反映古代法律对年老病弱者的特殊考量。

三、语义演变

该词多见于隋唐至明清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独立使用,但"老弱病残"等衍生短语仍保留其核心语义,用于描述因年龄与健康导致的弱势状态。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老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年老体弱且疾病缠身
    指人因年龄增长而身体衰弱,并长期受疾病困扰的状态。该用法常见于描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例如:“他因老疾缠身,行动不便。”

  2. 旧病或未根治的疾病
    指过去曾患过但未彻底治愈的病症,可能反复发作。例如唐代包佶的诗句:“幸蒙去老疾,深愿驻韶华。”


二、历史引证与使用场景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老疾”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用例,可参考《左传》、唐代诗文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战百口八厢变证钵单恻念成科撤瑟炽结酬犒诞诡雕僞诋伤地质独幸纷纷籍籍榑槐歌行古文家鹤林寺鹤轩宏观调控还顾鼲鼠火情沪上讲嘴介绝金花禁生锦质均科骏烈餽运髺髮库书猎禁龙鸡卖官卖爵麪蠒囊空怒臂扑脸儿清穹饶有兴味歃会剩义神州陆沉神姿四患恬不为意头主外侨无骨屋庐降龙伏虎下缒西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