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良史的意思、良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良史的解释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 、 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良史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综合权威辞书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兼具史学才能与正直品德的史官。具体包含双重素养:

  1. 史学素养:精通史料编纂、叙事条理清晰、记载客观准确的能力
  2. 职业操守:不畏强权、秉笔直书、坚持历史真实性的精神品格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良史"词条:"指优秀的史官。谓记事信而有征者。"

二、历史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特指中国古代史官典范,常以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齐国太史等为典型代表。

例证:《左传·宣公二年》载孔子评价:"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强调其"如实记载史实,不避讳权贵" 的释义维度

三、现代引申义

引申为具有高度学术价值与信实度的历史著作

如《史记》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即是对"良史"著作的诠释

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义补充:"亦指记事信实之史书。"


权威参考来源说明:

  1. 《汉语大词典》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由中国数百位专家历时18年编纂完成,收词37.5万条,释义具有学术定论性质。
  2. 《古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专注古代汉语词义训释,编委会由王力等古汉语权威学者组成。
  3. 《辞海》系综合性百科辞典,史学释义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审定。

(注:因专业辞书无公开在线版本,暂无法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正版电子数据库查询原始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良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优秀史官的特质 指具备专业素养的史官,需满足两个核心标准:

  1. 秉笔直书:如实记录历史事件,不因权势或个人情感歪曲事实。如《左传》中记载的董狐,因不畏强权记录“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为“古之良史”。
  2. 记事信而有征:注重考证史实,确保记载真实可信。班固评价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正是良史典范。

二、可信史书的特征 也指内容真实可靠的史籍,需满足:

  1. 善恶必书:完整呈现历史全貌,如唐代苏鹗提出“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2. 客观严谨: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强调,良史需有公正的“书法”(编纂原则),否则会沦为“秽史”。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后成为史学家追求的职业准则。其核心精神贯穿中国史学传统,强调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别人正在浏览...

百指逼清波光鳞鳞簿帐财能蚕蚀柴城赤黑从此蹈扬掉队跌跌爬爬定策多行不义必自毙泛宅浮家愤隔改容易貌躬行实践关卡贵壮贱老国子祭酒寒溜合噪画句号恚碍夥颐胡僧翦灭狡狗斤重畸穷棘土居贞匡神来假缆绳老媳妇连番猎禁芦虎啰说白道緑野马槽麻将牌茫茫煤斤目击道存佩马巧思侵牟三传升花水顺成潭沲唐陂土木之祸脱尸万古湾然兮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