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子祭酒的意思、国子祭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子祭酒的解释

古代学官名。 晋武帝 咸宁 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序:“ 朗陵公 何敬祖 , 咸 之从内兄,国子祭酒 王武子 , 咸 从姑之外孙也。” 唐 张说 《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 韦公 好游山水。”《红楼梦》第四回:“这 李氏 亦係 金陵 名宦之女,父名 ********* ,曾为国子祭酒。” 清 光绪 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参见“ 祭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子祭酒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指掌管国子监的最高行政与教育长官。该职官名称由"国子"与"祭酒"两部分构成:"国子"指公卿大夫的子弟,后泛指国家最高学府的学生;"祭酒"原为宴飨时主祭的长者,汉代起成为学官称谓,取其学识、资历为众人之首的象征意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国子祭酒始设于西晋咸宁四年(278年),武帝立国子学时置此官,专掌教导生徒。唐代国子监统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新唐书·百官志》明确其职责包括"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该官职具有三大核心职能:其一为教育管理,负责制定教学规程与考核制度;其二为经学传授,主持《五经》讲论与释奠礼仪;其三为人才选拔,参与科举考试的命题与评卷工作。宋代著名学者程颐、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等均曾任此职,印证了其学术领袖地位。

从三品到从四品的品级变迁,反映了不同朝代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国子祭酒官职亦告终止,其职能逐步被新式教育机构取代。据《中国历代职官辞典》考证,该官职存续时间长达1627年,是中国古代文教制度持续最久的学官称谓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国子祭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学官名称,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定义与起源

  1. 基本解释
    国子祭酒是古代主管教育的学官名,始设于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后续历代沿用,主要负责管理国子学或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2. 名称由来
    “祭酒”原指祭祀或宴会中主持仪式的德高望重者,后引申为“地位最尊者”。该词用于官职名时,代表同类官员中的最高职位,如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


二、职能与地位

  1. 核心职责
    作为国子监(学)的主管官员,国子祭酒负责国家教育事务,包括教学管理、选拔人才等,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部长兼国立大学校长。

  2.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被视为早期原型。唐代以后,国子祭酒多为德高望重的学者或重臣担任,如《红楼梦》中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任此职。


三、历史演变


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如)提到“国子祭酒”作为成语的引申义,表示“官员晋升后的更高地位”,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通常以本义为主。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案例或职能细节,可参考权威来源如汉典、搜狗百科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稳稳癹骫奔蛇编外春信初始殚蹙掉盏子銱子东牀之选法曲肥家飞米转刍分列式感说根外施肥工段公田口井公务广播电台光德光烈孤立无援翰蔽邗江函托合化画状晦暝奸通嘉谥疚歉开置抗世留学溜嘴鸣飙呢呢痴痴飘溺晴岚歧趋群疠热汤汤软设设三鬃扫视神獒食不累味市井之徒石师水坝遂事窴灭天霄条白剔团圞痛感玩占无咎无誉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