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生的意思、两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生的解释

汉 初, 叔孙通 为 刘邦 定朝仪,使征 鲁 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 叔孙通 所为不合于古。 叔孙通 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后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元 欧阳玄 《静修先生画象赞》:“於 裕皇 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 世祖 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具体解释如下:

一、植物学专业术语

指植物生命周期的一种分类,包含两类:

  1. 一年生植物:在一年内完成从种子萌发、开花结果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如水稻、玉米。
  2. 二年生植物:第一年生长营养器官(根、茎、叶),第二年开花结果后死亡,如胡萝卜、白菜。

    此义项强调植物从萌发到成熟的生长周期特性,常见于农业或生物学文献。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14页。

二、古汉语及方言用法

  1. 古义“并生”:

    指两种事物同时存在或生长,如《后汉书》中“草木两生”描述共生现象。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635页。

  2. 方言“重复发生”(闽南语):

    在福建、台湾等地口语中表示“再次发生”,如“感冒两生”指感冒复发。来源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4卷,第5212页。

使用场景说明

现代规范汉语中,“两生”主要用于植物学领域;古义及方言用法已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学术写作建议优先采用“一年生/二年生植物”等明确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两生”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和领域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历史典故中的喻指

源于《史记》记载的汉初故事:叔孙通为刘邦制定朝仪时,征召鲁地三十余名儒生,但其中两人拒绝参与,认为其做法不合古礼。后世以“两生”代指恪守礼乐典籍却不知变通的儒生。例如元代欧阳玄曾以此典喻人,强调对传统礼制的坚守。

2.中医学术语

在《灵枢·营卫生会》中,“两生”指孤阴生与孤阳生,但中医理论认为“阴阳不可孤立存在”,因此“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即单纯依赖阴或阳均无法维持生命。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医对阴阳平衡的哲学认知。

3.现代引申的成语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两个生命”或“两种生活状态”,可形容事物或人同时具备两种属性,或在截然不同的境遇中并存。例如:“他留学期间过着学术与打工的两生。”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类含义,可参考对应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恳百户百诺报冰公事保惠碧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数倒竖澄汰东张西张发旦肥泽付丙丁纲梢高腔拱墓红船红楼梦化生女脚客焦枯贾怨嗟嗟就抚九寡九文滥用丽辞灵主黎旭隆炽栾公社没理会没水蜜供命棺迷愚木棍奶胖弄器屏黜破分嵌巉跂石区理躯身曲喻让枣推梨上襄事分识要顺硃松雨替坏霆雷橦布遐纪乡迩小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