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仗马的意思、立仗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仗马的解释

(1).作仪仗的马队。

(2).喻官员之尸位者。《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进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仗马"是源自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复合词,本义指仪仗队列中用作陈设的马匹,后衍生为特定历史典故。该词由"立""仗""马"三字构成:"立"指排列站立,"仗"指仪仗器具,"马"指代动物本体。据《新唐书·李林甫传》记载,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为控制言路,曾威胁谏官"立仗马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将谏官比作仪仗队中静默不鸣的装饰性马匹,自此"立仗马"成为尸位素餐者的代称。

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该词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古代帝王仪仗队列中的装饰性马匹,如《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作仪仗的马队";其二喻指身居高位却畏惧进谏的官员,此用法多出现于历史文献评述,如《资治通鉴》注疏中"林甫为相,谏官皆立仗马耳"的典故解析。

该词的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这类通过动物行为映射官场现象的词汇,属于中国古代特有的隐喻造词法,反映了封建官僚体制的特定文化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立仗马”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双重含义,其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本义
    指古代皇家仪仗队中排列整齐的马队,用于皇帝出行或庆典时的仪仗装饰。这些马匹通常经过严格训练,毛色统一(如白、黑、红三队),并配有华丽装饰。

  2. 结构解析
    由“立”(排列)、“仗”(仪仗)、“马”三字组成,字面意为“排列成仪仗的马匹”。


二、引申比喻义

  1. 历史典故
    源自唐代李林甫的典故。据《新唐书》记载,李林甫曾用“立仗马”暗喻官员:若保持沉默(如仪仗马不鸣叫),可安享俸禄;一旦进谏(如马鸣叫),则会被贬黜。

  2. 现代含义
    比喻尸位素餐的官员,特指那些为保官职而不敢直言进谏、无所作为的人,含贬义。


三、文学引用

古代诗词中常以此讽喻官场现象,例如:


四、总结

“立仗马”一词从具体的仪仗马队,演变为对官僚体制的批判符号,生动反映了古代政治生态。其双重含义在不同语境中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笔牀伯妃引不分高下卜浪鼓惭凫企鹤测候茶社陈爱莲迟景侈伪传布樗博楚筵辞醴担惊受怕登天冬假冬日可爱反治其身丰墙峭址奉书分片包乾附奉戆暗膏秣梗野耗匮黑絇纥梯纥榻揭黄寂寞醵费郡堺锯屑口不二价楼楼乱灾罗敷有夫木椹品地清浅穷门琼山禾秋风纨扇图驱执山崩钟应赏贤罚暴善气省率圣容慎重说大话素虬泝涉铜街旺健稳坐钓鱼船无厌仙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