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薪粲的意思、薪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薪粲的解释

鬼薪和白粲的并称。“鬼薪”和“白粲”均为 秦 汉 时的刑罚名。《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南朝 梁 袁昂 《谢武帝启》:“幸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宋 苏轼 《和顿教授见寄》:“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参见“ 鬼薪 ”、“ 白粲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薪粲"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构成它的单字“薪”和“粲”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1. “薪”的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 指用作燃料的柴草、木柴。这是“薪”最核心的含义。
    • 引申义:
      • 俸禄、薪水: 古代以实物(如谷物、布帛)作为报酬,后引申指工作所得的报酬。如《孟子·滕文公上》:“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赵岐注:“禄足以代其耕也。”后称俸给为“薪水”,简称为“薪”。
      • 打柴、采薪: 指砍伐柴草的行为或以此为职业的人(樵夫)。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粲”的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 指上等白米,精米。《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毛传:“粲,餐也。”朱熹集传:“粲,粟之精凿者。” 引申指鲜明的样子、精洁、美好。
    • 引申义:
      • 鲜明、灿烂: 形容光彩耀眼。如《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 精洁、美好: 形容事物精良美好。如“粲然”(鲜明貌;精洁貌;露齿笑貌)。
      • 露齿而笑: “粲然”常用以形容笑容灿烂。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诗经》原文及注疏
  3. “薪粲”的合义: “薪粲”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属于较为生僻的组合。根据“薪”和“粲”各自的含义,其组合可能有以下理解:

    • 指代基本生活物资: “薪”代表燃料,“粲”代表精良的食物(精米)。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维持生计所必需的柴米等基本物资,是“柴米”或“生活所需”的一种较为文雅或古奥的说法。这与“薪水”一词由“打柴汲水”引申为“俸禄”有相似之处,都指向维持生活的基本需求。
    • 形容柴草的鲜明/美好(罕见): 理论上,“粲”的“鲜明、美好”义也可用来修饰“薪”,形容柴草色泽鲜明或品质优良,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极为罕见,缺乏广泛用例支撑。

“薪粲”一词的核心含义,更倾向于指代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像精米和柴火这样的基本物资,即生活必需品或生计所需。它体现了古人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概括。其生僻性也表明它并非日常通用词汇,更多出现在特定语境或仿古表达中。

网络扩展解释

“薪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1. 刑罚名称(主流解释)
    指秦汉时期的两种刑罚“鬼薪”和“白粲”的合称():

    • 鬼薪:男性犯人需为宗庙砍伐薪柴,服刑三年。
    • 白粲:女性犯人需择选精米供祭祀使用,同样服刑三年。
      此说法源自《汉书·惠帝纪》记载,并得到颜师古等历史学家的注解支持。
  2. 比喻人才出众(较少见)
    有来源提到“薪粲”可形容才华光辉耀眼(),其中“薪”指柴火,“粲”指光辉,合称比喻杰出才能。但此解释未见于多数权威文献,可能与词语的误用或引申有关。

建议:在历史或文献语境中,“薪粲”多指刑罚;若用于形容才华,需谨慎考据具体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板榜贲龟鏰子布字辞家存车线寸敬叨承典牧东驰西撞东堂策夺转返道富春秋干办搞鬼攻禜还复寒潭憾怨耗磨龁吞哗鬨虎威洊叠简济瀸润荐数嘉尚佳声诫慎结实旧望踞傲醵饯丽容龙门荦荦大端洛女倮身鸣鼓而攻配色平步剖露迁移啓扃啓塞人君仁誉三尺诗敌庶鸟澌泯琐垣素子鬀发工徒裼无底洞祥禽险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