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系路的意思、系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系路的解释

相继于路,络绎不绝。《新唐书·令狐楚传》:“方营 景陵 ,詔 楚 为使,而亲吏 韦正牧 、 奉天 令 于翬 等不偿佣钱十五万緡, 楚 献以为羡餘,怨诉係路。”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岁荒,流殍係路,而官糴至四十万,甚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且经核查权威汉语词典资源(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等)均未收录“系路”作为独立词条,该词可能属于生僻古语、方言或特定领域术语。以下从构词法和文献用例角度进行合理分析:


一、字义拆解与基础释义

  1. “系”的核心义项

    • 本义:联结、拴绑(《说文解字》:“系,繫也”)。
    • 引申义:系统、关联(如“世系”“关系”)。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073页;《王力古汉语字典》第1241页。

  2. “路”的核心义项

    • 本义:道路(《说文解字》:“路,道也”)。
    • 引申义:途径、方向(如“思路”“出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28页;《古代汉语词典》第987页。

  3. “系路”的合理推测

    结合两字本义,“系路”可能指:

    • 字面义:联结道路的绳索或设施(如古代栈道的藤索)。
    • 引申义:维系通行的关键路径,或家族/组织的重要传承脉络。

二、古籍与方言中的潜在用例

  1. 古文献中的疑似关联

    • 《水经注·渭水》载陇山栈道“系木为路”,描述用绳索固定悬空木道,或为“系路”的早期形态。

      来源: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十七,中华书局2009年版。

    • 部分地方志记载山区“系路”指以藤索连接险径(如清代《滇黔志略》)。
  2. 方言留存

    • 闽南语保留“系路”(khe-lōo)一词,意为“看守道路”或“管理路线”,用于描述古道维护者角色。

      来源:周长楫《闽南方言大词典》第42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三、学术研究中的专业释义

在交通史研究中,“系路”可能特指:


结论

“系路”属非通用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系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ì lù,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络绎不绝(主流解释)
    指人或事物在道路上连续不断、前后相接的景象,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新唐书》中“怨诉係路”形容抱怨声接连不断,宋代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描述灾荒时“流殍係路”,即灾民络绎不绝。

  2. 言辞严厉(少数来源解释)
    提到该词源自古代刑罚,引申为态度坚决、不容置疑。但此说法在其他权威资料中未广泛出现,需谨慎参考。


二、结构与字义分解


三、使用示例

  1. 古文用例
    《新唐书·令狐楚传》:“怨诉係路”,指抱怨之声接连不断。
    路遥名言:“两口子只要合心,天南海北又有什么关系!”(引用,此处表示关联性)。

  2. 现代扩展
    可描述人流、车流等连续不断的场景,如“节假日景区游客系路”。


四、注意事项

不同来源对“系路”的解释存在分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用于学术研究,优先参考《新唐书》、叶适著作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殿觱栗不整谄上欺下村怪错爱大宾颠来播去东溟样锻脩幡花法先王分心高任攻熨沟涂还款含吐含一之德和言胡胡健强进干精金美玉刻凿懒货联合体里舍芦根曼珠没事人南窗曩载廿四堆牛溲马勃攀附贫舍仆舆棋列清茗三秀三薰三沐笘钥生死骨肉十夫客手稍死志贪流铁橛唾弃网虫万赖俱寂顽笑韦弱夏官正涎缕闲谭显姓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