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含一之德的意思、含一之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含一之德的解释

谓纯一的至德。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非夫含一之德,格于皇天,不二之心,形于造次,则何以异是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含一之德”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具有纯粹、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强调品德的专一与极致性。该词常被用来形容人拥有如赤子般无瑕的德行,不掺杂任何私欲或杂念。

  2. 出处与演变
    最早可追溯至《庄子·德充符》中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以婴儿的纯真比喻至德。后世文人如三国阮籍、唐代颜真卿等均引用此词,如阮籍在《奏记诣太尉蒋济》中以“含一之德”赞颂高洁之人。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表达对道德修养极高者的赞誉。例如,唐代碑铭中称颂人物时写道:“非夫含一之德,格于皇天……”(出自颜真卿《宋公神道碑铭》)。

  4. 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该词较少使用,但在探讨传统道德哲学或引用古籍时,仍被提及以强调“纯粹性”与“至善”的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庄子》或阮籍、颜真卿的作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含一之德

含一之德是一个成语,意为包含着一切德行的品质。它由“含”和“一”两个字组成,表达了包容、体谅他人的美德。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含:左右结构,左边是“口”、“龙”的变形,右边是“廿”(古代计数单位);总计14画。

一:上下结构,一横代表一。

来源

《论语·为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即“君子的品德可以风行全国,而小人的品德则只能限于一小块草地。”君子之德可以被广泛传播,包含一切美德,就构成成语“含一之德”。

繁体

含一之德的繁体为「含壹之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字形中,“一”的上半部分写成了“(“的形状,下半部分仍然是横,与现代写法相同。而“德”在古代字形中,上面两个点并没有左右包围,而是在字的正上方。

例句

他是一个有容身之德的人,对他人的缺点十分宽容。

组词

含德不厌、一字千金、德高望重、宽怀大度

近义词

宽容包容、慈悲为怀、德行高尚

反义词

善恶分明、不近人情、品行败坏

别人正在浏览...

隘厄柏人扁青表抒佛塲不敢问津不子呈辞称托赤都穿通春尖大吵大闹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典刑雕服钝蒙肚皮繁多翻海風池干丐关口害相思寒暍横贯恒居和事佬花布回邪结毦接排静砌尽光箐泽柩路聚伙连标漏迹落苏埋照慢令墨绖南天门讷口少言捻烦濆沸蚑行蛲动绮语儒艮少闲兽睡水鹢泰和汤唐陂王隧畏讋响板斜刺里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