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 ********* 《饮食男女在福州》:“还有现在东门外、北门外的许多工女农妇,头上仍带着三把银刀似的簪为发饰,俗称他们作三把刀。”
关于“三把刀”的含义,存在多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指旧时南方妇女的一种发饰,形状似刀,用于簪发,多见于民俗记载。例如:
职场能力象征
部分网络资料提到“技术、管理、领导”三种能力,称为职场“三把刀”,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
扬州三刀文化
有说法称“三把刀”指扬州传统技艺中的厨刀、修脚刀、理发刀,体现当地手工业特色。
民俗专家观点
夏丏尊曾提出“厨刀、剪刀、剃头刀”为中国的特色技艺代表,但未明确使用“三把刀”一词。
若需深入研究,建议优先参考权威民俗文献(如郁达夫著作),其他衍生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甄别。
《三把刀》是成语中的一部分,意味着一个人掌握了多种手段和策略来应对不同的情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能干,懂得各种技能或拥有多种资源。
《三把刀》这个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三”、“把”和“刀”。
1. “三”字的部首是“一”,共有三画。
2. “把”字的部首是“手”,共有 eight 画。
3. “刀”字的部首是“刀”,共有一画。
《三把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在小说中,有一个叫“王队长”的人掌握了三种不同的暗器:鱼肠剑、对牛弹琴和插翅刀。因此,他被称为“三把刀王队长”。后来,人们将“三把刀”作为成语使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多样、手段高明。
《三把刀》的繁体字为「三把刀」。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汉字的形状和结构有所不同。《三把刀》的各个字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如下:
1. 三:幺一一
2. 把:扌巴
3. 刀:刂刃
1. 他是一个真正的三把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应付自如。
2. 这个工程师不仅懂得编程,还精通设计和市场营销,可以称之为一个三把刀。
与《三把刀》相关的组词有:
1. 多面手
2. 全才
3. 百科全书
4. 技多不压身
5. 万事通
与《三把刀》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1. 百战百胜
2. 万能
3. 千变万化
4. 办事灵活多样
5. 百折不挠
与《三把刀》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1. 一技之长
2. 单一能力
3. 一方面出色
4. 只会做一种事
5. 直来直去
蚌蠧便饭编整臕浇鼻牛儿鄙人波险卜浪鼓彻旦澄虑尺布臭名远扬蹙戎大邑點絢短递焚顶公报私仇巩卫篝车赫苏氏后焰皇舅懽说虎媒藿藜监行祭脂聚蓄蓝桥脸面刘豫州麦句姜鬘华马正没遮拦木沉産子墓俑糯米纸朴马千衲骑缝印琼立齐心合力奇友软茵三聚使旗鼓湿挝挝霜桐束缚庶老铁杉图钉推弹外职贤淑崄阻枭徒溪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