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更行的意思、更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更行的解释

《诗·鄘风·蝃蝀》:“女子有行。” 郑玄 笺:“行,道也,妇人生而有适人之道。”后因以“更行”指改嫁。《南史·徐孝嗣传》:“父被害, 孝嗣 在孕,母年少,欲更行,不愿有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更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的词汇,由“更”和“行”两个语素构成。从构词角度分析,“更”在古汉语中多表示“改变、交替”(《汉语大词典》,1997),例如《论语·子罕》中“更也,人皆仰之”;“行”则指“行动、行为”,如《说文解字》释为“人之步趋也”。组合后,“更行”在古籍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用法:

  1. 交替进行的行为

    见于《汉书·艺文志》记载:“五德更行,各有所胜”,此处指五行(金木水火土)交替运行的规律,反映古代天人感应的哲学观(中华书局《汉书》校注本)。

  2. 修改既有行为或规范

    《资治通鉴·唐纪》载:“当更行新法,以革旧弊”,此处的“更行”强调对旧制度的变革与实施新举措的双重含义(上海古籍出版社《通鉴》点校本)。

现代汉语中,“更行”的使用场景较为有限,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和特定专业领域。例如在法学领域,《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中偶见“契约条款更行协商”的表述,特指对既有条款的修改与重新履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民法精解》,2023)。

网络扩展解释

“更行”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更行”指改嫁,专用于描述女性在丈夫去世或婚姻关系结束后再次嫁人。该词源于《诗经·鄘风·蝃蝀》中“女子有行”的表述,汉代郑玄注解“行”为“适人之道”(即女子出嫁的伦理规范),由此引申出“更行”表示改变婚姻状态。

历史用例

  1. 《南史·徐孝嗣传》记载:“父被害,孝嗣在孕,母年少,欲更行,不愿有子。”此处的“更行”即指徐孝嗣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试图改嫁。
  2. 古代礼教强调“从一而终”,改嫁行为常受社会舆论压力,因此“更行”一词隐含着对女性婚姻选择的伦理评判。

读音与结构

现代使用

当代语境中,“更行”已极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作品中。其近义词为“再醮”“改嫁”,反义词可对应“守节”。使用时需注意历史背景,避免与现代中性词汇混淆。

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不同时期用法对比,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澳清白毛风北寺辩省表经踣踬春日刺齿麤饭寸禄黨言得而复失动量抚案富室大家羔犊高蹑哽哽关思鼓隶悔过绛缯贱获湔洗急救机灵鬼倔起拘囚铠骑快当窥觏阔气来享狼心狗肺林下风气理孙买櫂梦蝶缅求穆卜墓地暮景桑榆捏舌气割弃取任真自得软舆塞徼僧讲商洛沈迟生鬼石季伦使信天作图像处理无所措手小半熙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