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见在 绍兴 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 茅盾 《陀螺》:“这可以用数目字来求得的。”
“数目字”是汉语中表示具体数量概念的符号或文字,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符号属性
数目字即数字,是表示数目的符号,用于量化事物或表达顺序。例如汉字中的“一、二、三”或阿拉伯数字“1、2、3”均属于数目字。
与“数目”的区别
“数目”指事物的具体数量(如“学生数目”),而“数目字”是表达数量的符号(如“屏幕上显示数目字”)。
日常生活
用于表达时间(如“三点钟”)、年龄(“三十岁”)、价格(“五元”)或电话号码等。
统计与记录
常见于数据统计(如“出席人数用数目字显示”)或历史文献(清代俞樾记载绍兴人以数目字取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春在堂随笔》《海上花列传》等文献中的用例。
数目字是指用来表示数量或数字的一种汉字,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字。
数目字的拆分部首是“儿”,它是表示儿童的意思。总的来说,数目字的构成较为简单,多数都是由几笔直线组成。
数目字源自古代的“算术”和“记数”需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数字的概念逐渐形成,并通过汉字而得到表达。
数目字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大致相同,只是在形态上稍有差异。例如,“一”在繁体中写作“壹”,“二”写作“貳”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例如,“一”在篆书时期的写法是一个斜线,“二”则更接近正方形。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书写风格。
1. 这个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数目字多得让人难以想象。
2. 这场比赛的观众数目字创下了历史纪录。
数目、数目表、数目繁多、数量、数量关系等
数字、数字字、阿拉伯数字
文字符号、文字、文化、文字表达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