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务的意思、末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务的解释

(1).世俗琐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设有哲人大才,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大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在官折节於奔走,悉力於米盐之末务,此固任小者之常,无不自安之意。”

(2).非根本的事;次要的事。 清 方苞 《周公论》:“形胜者守国之末务,而圣人亦不废。”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於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末务指次要的、非根本性的事务,与“本务”(根本、重要的事务)相对。该词强调对事物主次轻重的区分,常用于提醒人们应专注于核心要务而非细枝末节。

一、核心释义与古籍依据

  1. 次要事务

    指无关紧要或处于从属地位的事务。例如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二:“今人却先安排这个……便是合安排底不安排,不合安排底却安排。”此处批评本末倒置的行为(参见《朱子语类》"本末"相关论述)。

    来源: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非根本性职责

    古代文献中常与“本务”对举,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强调:“农桑者,民之本务;工商者,末务也。”体现传统社会对经济活动的价值排序(参见《读通鉴论·汉文帝》)。

    来源: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版。

二、现代使用场景

三、词源与结构解析

注:《汉语大词典》未单独收录“末务”词条,但其释义可通过“末”字条下“非根本的事”及古籍用例推证(参见《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747页“末”字义项③)。

网络扩展解释

“末务”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世俗琐事
    指日常生活中繁琐、不重要的杂事。例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论仙》中提到“遗末务於流俗之外”,强调舍弃世俗杂务以追求更高境界。宋代曾巩也以“米盐之末务”形容官职中琐碎的日常事务。

  2. 非根本的次要事务
    表示非核心或非关键的事。清代方苞在《周公论》中称“形胜者守国之末务”,认为地理优势只是守国的次要因素。章炳麟在讨论文学时,也提到“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将文辞之外的修养视为次要。


用法与引申

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释义,可参考汉典及相关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棒法笔画查字法博山炉豺虎肆虐抽心舍从徒电影机敦恳耳下腺方便旗烦恼业繁数飞来横祸高架车辆弓足购买枸杞茶郭壍鹤峙护惜颊辅荚果交响曲吉量惊唬居夷苛厉叩首老乡劳心连绕离把铃眊流华马蹄表弥襟内邸鸟窜鸥梦潜演青蓝冰水却倚曲江池润滑三蛇羹上坡路梢书蛇柳生态平衡时空食人爽心悦目鼠凭社贵泗石死有余僇脱空土壤胶体务去陈言享上现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