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山川景物为主体的中国画。最初作为人物画背景, 魏 、 晋 、 南北朝 逐渐发展,至 隋 唐 始有独立的山水画制作, 五代 、 北宋 益趋成熟,名家辈出,遂成为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我以为 宋 末以后,除了山水,实在没有什么绘画,山水画的发达也到了绝顶,后人无以胜之。”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其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自然山川景观为核心表现对象的中国画种。其概念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约3-6世纪),最初作为人物画背景存在,隋唐时期(581-907年)逐渐独立成科,至五代、宋元时期(10-14世纪)技法臻于成熟。
按表现手法可分为:
作为东方艺术的独特载体,山水画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文人精神世界的投射,通过"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构建天人合一的哲学图景。其现代发展仍延续着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创新探索。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以描绘山水风景为主题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精致的画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将自然山水的美妙之处表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山水画的拆分部首为「山」和「水」,部首「山」的笔画数为3,部首「水」的笔画数为4。
「山水画」这个词来源于中国汉字,「山」表示山脉、丘陵等陆地地形,「水」表示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地形。将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山水风景的意思。
山水画的繁体字为「山水畫」。
在古时候,汉字「山水画」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字形上有些微差异。
他参观了一幅山水画,被画家所描绘的景色所吸引。
1. 山川水源:山川水源是山水画中常常描绘的自然元素。
2. 画家:画家通过画笔展现出山水画的美妙。
3. 山水风情:这幅山水画很好地表现了中国的山水风情。
近义词:山水画的近义词可以是风景画、山水画作、山川画等。
反义词:对于山水画的反义词可以是人物画,即以描绘人物为主题的绘画形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