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历法名。传说出于 黄帝 时 容成 之手。《汉书·律历志上》:“案 汉 元年不用 黄帝 《调历》。”《晋书·律历志中》:“逮乎 炎帝 ,分八节以始农功, 轩辕 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大挠 造甲子, 隶首 作算数。 容成 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餘,述而著焉,谓之《调历》。”
调历(diào l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校订、考正历法
“调”有调整、协调之意,“历”指历法、历书。合指通过观测天文现象(如日月运行、节气变化)对已有历法进行修正,使其更符合自然规律。古代历法需定期校准以指导农时、祭祀等活动,此过程即“调历”。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卷,第123页。
古代天文历法术语
特指中国历代王朝由官方天文机构(如司天监、钦天监)进行的历法修订工作。内容包括修正岁差、调整闰月设置、测算日月食等,代表如汉代《太初历》、唐代《大衍历》的制定均属重大“调历”实践。
来源:《中国天文学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5章第3节;另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历法》专题资料。
该词属专业古语,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天文学史的文献中。需注意与“调离”“调理”等近音词区分。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第98页。
参见:
历法修订、授时历、节气推算、古代天文观测
“调历”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但需结合不同来源的权威性进行甄别:
基本含义:指古代的一种历法,相传由黄帝时期的容成制定。
来源与背景:
历史记载:
部分来源解释:
拔火罐斒斓剥人炳晔彩号成份船尾楚丘翠花钿错采玷名雕雕迭面地质罗盘妒嫮饭局贩竖黼函篙艣灌木贵京合龙嫁奁交杯酒阶级性京兆鸟积散嵇散菌人聚首款列矻磴立睖灵脩六衢懵冒门功狇狫闹闹和和尼罗河抛声调嗓遣返潜画秋汛仁草荣叟三族上下其手删华就素慎覈师田市易法水嘴死伤相枕谈谈田主托好拖玉晩晴鲜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