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写书的意思、写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写书的解释

(1).抄写书籍。《汉书·艺文志》:“﹝ 孝武 ﹞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张仪 、 苏秦 二人同志好学,迭剪髮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敦煌变文集·孝子传》:“写书不饮酒,恒日笔头乾。” 鲁迅 《<嵇康集>跋》:“自板本盛,而人始不復写书。”

(2).今亦称著书为写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写书”一词的含义可归纳为以下核心要点:


一、基本释义

“写书”是由动词“写”与名词“书”构成的动宾短语,其核心含义为创作并完成书籍的文本内容。


二、深层内涵

  1. 创作性与系统性

    区别于零散写作,“写书”要求内容具备逻辑连贯性与主题深度,需经过构思、起草、修订等阶段,最终形成独立作品(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2. 文化价值属性

    书籍作为知识传播载体,“写书”行为隐含文化传承与思想表达的社会功能,如《说文解字》注:“著于竹帛谓之书”。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定义“写”为“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引申为“写作”;“书”即“装订成册的著作”。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指出“书”在古汉语中亦指“典籍”,而“写”含“倾吐、抒发”之意(如《诗经·小雅》“我心写兮”),印证“写书”的情感与思想投射本质。

  3. 语言学研究

    学者符淮青在《词义的分析与描写》中强调,动宾结构短语(如“写书”)的语义需结合动作对象的社会功能综合理解。


四、文化语境中的延伸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商务印书馆, 2005.
  4.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语文出版社, 1996.

网络扩展解释

“写书”指通过系统性的文字创作完成一部完整的书籍作品,涵盖构思、写作、修改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具体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 核心定义
    写书是将思想、知识或故事转化为结构化文字的艺术与技能,需长期投入,涉及主题规划、章节设计、内容逻辑衔接等环节。一本书通常需具备明确的主题、连贯的叙事或论证体系。

  2. 创作流程

    • 选题与大纲:确定书籍类型(如小说、工具书、回忆录)并搭建框架,例如小说需设计人物、情节,学术著作需明确研究方法。
    • 初稿撰写:根据大纲填充内容,可能经历多轮草稿迭代。
    • 修订与润色:调整逻辑、优化语言,部分作者会寻求编辑或读者反馈。
    • 出版准备:包括封面设计、校对排版,传统出版需联系出版社,自出版可通过网络平台完成。
  3. 挑战与技巧

    • 持续动力:建议设定每日写作目标(如每天500字),利用写作软件(如Scrivener)管理进度。
    • 内容深度:非虚构类书籍需严谨查证资料,小说需平衡文学性与可读性。
    • 版权意识:引用他人内容需注明来源,避免侵权风险。
  4. 意义与价值
    写书不仅是个人表达,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例如工具书可传播专业知识,文学作品能引发社会思考。近年来自媒体发展也让个人出书门槛降低,更多人通过电子书平台分享经验。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写作方法或出版渠道,建议参考专业写作指南或咨询出版机构。

别人正在浏览...

保和辈起褊薄蔽薄鄙概宸衷痴牀炽燎刺问从令如流打包僧大老远等时得人心店舍颠掷奉迎分朋构祸郭伋待期国际法骨碎补诂训吭首豪植滑泥扬波火囤监摄矫揉造作急綳綳诘戎急忙忙姬文靠牌子劳资丽邮逻些明昧牧养哪儿内金闹妆拟迹逆听藕煤排迮破冰抢火襁裼轻简清忠刹尘善星霜心陶刀天隐讬骥讬诸空言五辟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