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隗嚣传》:“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数蒙 伯乐 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託驥尾,得以絶羣。’” 李贤 注:“ 张敞 书曰:‘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託騏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於騏骥,得使苍蝇絶羣也。’见 敞 传。”后以“託驥”比喻追随于有地位、有前程的贤能之后。 宋 杨亿 《<西昆酬唱集>序》:“虽荣於託驥,亦媿乎续貂。”
“讬骥”是一个源自《后汉书·隗嚣传》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结合古代文献和注解从以下方面解析:
词源与字面义
该词由“讬”(依附、寄托)和“骥”(千里马)组成,字面意为“依附于骏马”。其典故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回复隗嚣的书信,原文以“苍蝇自托于骥尾”作喻。
比喻内涵
在《后汉书》中,苍蝇虽只能飞数步,但若附于骏马尾上,便能随其跨越千里。李贤注解引用张敞之言,进一步强调“托骥”的深层含义:弱者依附贤能者(如千里马),借其声望或才能提升自身地位,同时不损害贤能者的价值。
现代释义
现多用于比喻追随有才能、地位或发展前景的人或群体,从而获得成长机会或名声,含一定谦逊或自嘲意味,类似于“附骥尾”。
该词既体现古代文学中的生动意象,又蕴含人际关系中的依附与借势智慧,常用于书面语境表达谦卑态度。
《讬骥》是指请求上级为自己讬贵人,帮助自己达到一定的目标或愿望的意思。
《讬骥》的部首是言字旁(讠)和马字框(马)。
《讬骥》的拆分笔画为18画。
《讬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典故。相传晋朝的史书《晋书·王济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王济与任城王司马昌齐过从甚密,任城王曾为王济求取高位。后来,任城王被罢官,而王济晋升为高官,这被赞美为“替骥”(代骥)之事。于是,人们就用“讬骥”这个词来表示请求上级为自己求取高位或实现愿望的意思。
《讬骥》的繁体字为「託驥」。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讬骥》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託驥」。
他向上级讬骥,希望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
我讬骥地请求老板帮助我解决难题。
讬贵、讬才、讬境、讬位、讬福、讬愿
请求、祈求、乞求、恳求、求助
放弃、弃求、不讬骥、不请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