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写;抄录。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有 李幼奇 者, 开元 中以艺干 柳芳 ,尝对 芳 诵百韵诗, 芳 已暗记,便题之於壁,不差一字……请 幼奇 更诵所著文章,皆一遍便能写録。” 宋 文同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壁间细书字,多是亲写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详听口供,挨次写録。”《居延汉简甲乙编·凡例》:“释文依原款式写录。原简上文字以外的符号,亦一律按原式写录。”
“写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书写;抄录”,具体释义如下:
书写与抄录:指将文字或内容以书面形式记录或誊写。例如:
规范与格式:在特定文献中,如《居延汉简甲乙编·凡例》提到“释文依原款式写録”,强调按原格式抄录,包括符号细节。
“写録”多用于古代文献与正式文书场景,强调对文字内容的忠实记录或规范誊写,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尚书故实》《福惠全书》等原文。
写録(xiě l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部首“钅”(金)和“寸”组成,共有11个笔画。它的意思是将写下的事物记录下来或写下来的记录。
写録是汉字的一个繁体字形,在古代的字体中使用较多,现在用的较少。它的简化形是“写录”(xiě lù),现代汉字字典里一般采用这个简化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写録的字形中间的“寸”字部分是一个方形,代表着秤砣的形状。方块的下面一部分是钅,代表金属。这个字形相对较复杂,因此在简化字的推广过程中被改为了“寸”加“金”的组合。
他将工作进展的每个细节都写録下来。
写録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复合词,例如:
写録员(xiě lù yuán):负责记录和整理文件的人。
写録本(xiě lù běn):用来记录事件、日记等的本子。
与写録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记载”、“记下”、“记录”的意思,它们都表示将信息或事件写下来以便以后回忆或参考。反义词可以是“遗忘”、“忘记”等,表示忘记了之前的写録或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