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寫録的意思、寫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寫録的解釋

書寫;抄錄。 唐 李綽 《尚書故實》:“有 李幼奇 者, 開元 中以藝幹 柳芳 ,嘗對 芳 誦百韻詩, 芳 已暗記,便題之於壁,不差一字……請 幼奇 更誦所著文章,皆一遍便能寫録。” 宋 文同 《将赴洋州書東谷舊隱》詩:“壁間細書字,多是親寫録。”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堂規式》:“詳聽口供,挨次寫録。”《居延漢簡甲乙編·凡例》:“釋文依原款式寫錄。原簡上文字以外的符號,亦一律按原式寫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寫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複合詞,現規範寫法為"寫錄"。該詞由動詞性語素"寫"與"錄"構成,屬于同義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書寫記錄"之意,其核心語義指向文字載錄行為。

根據《古代漢語詞典》記載,"寫錄"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本義指将文字謄抄于簡帛。唐代孔穎達注《禮記》時使用"寫錄"指代典籍傳抄,這一用法在《文心雕龍·史傳》中得到延續,特指史官記載史實的行為。至明清時期,詞義泛化為普通書寫行為,如《四庫全書總目》提及的"寫錄校勘"工序。

從構詞法角度分析,"寫"字甲骨文作房屋與舄的組合,《說文解字》釋為"置物也",本義為放置,後引申出描摹、書寫等義;"錄"字金文象井架汲水之形,《說文》訓為"刻木錄錄也",經詞義引申指記錄。二者結合後,既保留原始的物質載錄義,又發展出抽象的信息保存義。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見于古籍整理領域。《古籍整理術語》将其定義為"對原始文獻進行文字轉寫的專業工序",這一專業用法可追溯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校勘流程。在方言研究領域,《方言調查字表》仍沿用"寫錄"指代語言材料的文字記錄工作。

網絡擴展解釋

“寫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書寫;抄錄”,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綜合釋義

  1. 書寫與抄錄:指将文字或内容以書面形式記錄或謄寫。例如:

    • 唐代李綽《尚書故實》中記載“一遍便能寫録”,描述快速抄錄的能力;
    • 宋代文同詩句“壁間細書字,多是親寫録”,強調親筆書寫的行為。
  2. 規範與格式:在特定文獻中,如《居延漢簡甲乙編·凡例》提到“釋文依原款式寫録”,強調按原格式抄錄,包括符號細節。

三、相關文獻與用例

四、關聯詞彙與成語

“寫録”多用于古代文獻與正式文書場景,強調對文字内容的忠實記錄或規範謄寫,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尚書故實》《福惠全書》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豹變筆底春風博士後才義草腹菜腸稱悲赤茀踳誤蹰踟春錦蹿跳瘁攝德意志帝國電熱器定科東沖西突鬥腕敦任泛除放命風華正茂浮話刜落感傷詭論櫃枱歸一鍋鏟花旦煌灼戶樞不朽曒映捷速解星卷甲銜枚鲲魚撈着類同蒙巾猛氏迷國民辦公助明宮冥錢明業木患子謦談清蘌群衆運動散馬傷負慎固説來道去筍皮太平花太容頹阤完粹閑疏下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