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阻的意思、天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阻的解释

(1).高远,如天之阻隔。《后汉书·苏不韦传》:“强讎豪援,据位九卿,城闕天阻,宫府幽絶。”

(2).犹天险。《晋书·刘元海载记》:“若举天阻之固以资之,无乃不可乎!”《晋书·苻生载记》:“据天阻之固,策 三秦 之鋭。”《宋书·自序传》:“且 潼关 天阻,所谓形胜之地。”

(3).高山。《文选·曹植<朔风诗>》:“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李善 注:“天阻,山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自然险阻

    指天然形成的高远险峻之地,多形容山川地势的艰险隔绝。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高远险阻”,强调地理空间的不可逾越性。

  2. 命运阻隔

    引申指因不可抗力(如生死、时局)造成的分离或困境。如古诗文中“会面安可知,天阻长路歧”,喻指人生际遇的艰难阻隔。


二、语用特征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2册)

    明确收录“天阻”词条,释义为“高远险阻”,并引汉魏诗文用例。

  2. 王粲《赠士孙文始》

    “天阻匪易”句,以“天阻”喻地理隔绝,见《文选》卷二十三。

  3. 《宋书·谢灵运传》

    “蹑屩千里,天阻既清”反映其地理本义在南北朝仍沿用。


四、语义演变

时期 核心义项 典型语境
先秦两汉 自然山川险阻 地理志、军旅文书
魏晋南北朝 地理阻隔+命运困境 诗赋、书表
唐宋以降 逐渐边缘化,多见于拟古之作 文人仿古诗文

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萧统编.《文选》. 中华书局, 1977.
  3. 沈约.《宋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4.

网络扩展解释

“天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高远如天之阻隔
    指自然形成的遥远且难以逾越的障碍,常用于形容地理或心理上的隔绝。例如《后汉书·苏不韦传》中“城闕天阻,宫府幽絶”,强调空间上的高远阻隔。

  2. 自然天险
    多指地势险峻的天然屏障,如关隘、山脉等。如《晋书·苻生载记》提到“据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鋭”,此处“天阻”即指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

  3. 高山
    在文学作品中可特指高耸的山峰。例如曹植《朔风诗》中“俯降千仞,仰登天阻”,李善注解“天阻”为“山也”,凸显其巍峨特性。

使用场景:该词多见于古籍及古典文学,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如需更完整的引证,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闇忽暗色敖民白鱼登舟便桶比例因子簿历常寂光土赤疫充夥触受窜附逮赴丹砂斗回抖瑟偾踣丰年玉荒年谷戈兵寒吹和舒虺豺煎烦解当铺苴绖谲诳扣砌藜飡淋淋淋漏秘静民典磨不开末喜模宪墨旨飘翔蒲酒旗舰轻生圈圚曲洛扔崩柔嫩生粪射生户虱症首义爽失双星顺性树蓺堂阶忘颜蚊蝱咸丰庚申校度嚣烦蟹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