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行度越。
“邪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邪絶”指斜行度越,即斜着穿越或横渡。其中“邪”通“斜”,表示非直线的行进;“絶”通“绝”,有横渡、跨越之意。该词多用于描述跨越地理方位或抽象空间的行为。
该词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骃《集解》注:“少阳,东极;太阴,北极。邪度东极而升北极者也。”
此处“少阳”指东方极远之地,“太阴”指北方极远之地,整句意为斜向跨越东方,登临北方,与仙人相会。
该词属于古汉语专用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赏析中。需注意其与“邪”的其他含义(如不正当、妖异等)无直接关联。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及汉典等权威古籍注解(来源:)。
邪絶(xia2 jue2)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邪”和“絶”两个字。
邪的部首是阝,总笔画数为7;絶的部首是糸,总笔画数为11。
邪的本义是指邪恶、不正之意;絶的本义是指断绝、终止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完全消除、彻底断绝的意思。
邪絶的繁体字为「邪絕」。
在古代,邪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然而,现代汉字的标准写法为「邪絶」。
1. 他用尽各种手段,将这个邪恶势力邪絶掉了。
2. 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就很难将其彻底邪絶。
1. 邪恶:指邪不庄正、不正当的意思。
2. 剔除:指去除、清除的意思。
3. 根除:指彻底铲除、消灭的意思。
1. 断绝:指中断、中止的意思。
2. 株连:指连累、牵连的意思。
3. 消灭:指彻底毁灭、歼灭的意思。
1. 保留:指保持、维持的意思。
2. 保存:指保持、继续保存的意思。
3. 维系:指维持、继续联系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