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隆正的意思、隆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隆正的解释

(1).高的准则。《荀子·王霸》:“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荀子·正论》:“凡议,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无隆正,则是非不分而辨讼不决。”

(2).高而正。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徐郎中》:“ 徐 之鼻,素不隆正。自梦《易》之后,自然端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隆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义和典籍用例两方面理解:

一、核心释义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释义

  1. 形容至高地位与庄严仪态:
    • 《荀子·正论》:"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於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夫有恶擅天下矣?曰:非其道而擅之,谓之篡;非其道而有之,谓之盗。故曰: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故曰:天子唯其人。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故曰: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为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之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干,囚箕子,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后世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数也。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圣王在上,决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故曰: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为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之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干,囚箕子,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后世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数也。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圣王在上,决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故曰: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

网络扩展解释

“隆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隆正”由“隆”和“正”组成:


二、详细解释

  1. 作为准则或规范

    • 在《荀子》中多次提及,例如《王霸》篇提到“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莫不以是为隆正”,指社会公认的崇高准则,强调道德和秩序的统一性。
    • 《荀子·正论》进一步说明:“凡议,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意为讨论问题需以高标准为依据,否则是非难辨。
  2. 形容外貌或状态

    • 古汉语中偶尔用于描述高而端正的形态。如宋代《括异志》记载“徐之鼻,素不隆正”,后因梦境变得“端直”,这里指鼻子从低矮变得挺拔端正。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荀子》相关篇章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闭堂不自量力财产藏否嶒崭尝敌斥鴳丑脚初秋从骑担保打一棒快毬子登擢低昂點綉女递带蠹国残民烦闷俸粮风云突变供尖归聘沽卖号兵衁池华清池温泉浑身解数弧矢嘉会监理员嘉至柩殡峻狭马舡蛮触相争镁砖齧坏蒲室诮讽悄密祈请使鼪径沈宏霜飇霜凋夏緑岁数琐言探讨讨底,讨底儿铁布婉折顽铁乌鬼无所不可毋意祥变相猜响泉孝和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