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指不务农桑。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四七:“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弃本”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解释:
古代核心含义
指放弃农业这一根本生计。古时以农为本,弃本即不务农桑,转而从事工商业等其他活动。
▶ 例证:唐代钱起《江行无题》诗云:“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反映安史之乱后百姓弃农从军的现象。
现代引申义
引申为舍弃根本或初心,含贬义色彩。常与“逐末”组成成语(如“弃本逐末”),比喻做事主次不分,追求细枝末节。
▶ 例:清代恽敬《答邓鹿耕书》批评“弃本求末”行为,指某些人放弃修身之本而追求丧葬排场。
重点辨析:该词在古籍中多指具体的经济结构问题(重商轻农),现代则更多用于抽象层面的价值取舍。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弃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放弃、抛弃根本。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弃(qi4)和本(ben3)。
弃的部首是弓(gong1),总共有7个笔画。弃字的本义是放下弯曲的东西,后来引申为放弃、舍弃的意思。
本的部首是木(mu4),总共有5个笔画。本字是古人使用木料制成的书籍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根本、本源的意思。
弃本这个词来源于《管子·排权》篇:“放迷舍本。”意思是放下迷惑,舍弃根本。在现代汉语中,弃本形容一个人舍弃了自己的根本、放弃了最重要的东西。
在繁体字中,弃本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弃字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由“弓”像形的两个横折曲线组成。而本字则是由“木”像形的左右上下两个横杠和一个中间竖杠组成。
例句:
1. 这位音乐家以激昂奋进的人格而闻名,但最近他却弃本投机,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2. 这个项目的管理层忽视了技术的根本,结果导致了失败。
组词:弃明、弃故、弃旧图新。
近义词:放弃、抛弃、舍弃。
反义词:坚持、保留、秉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