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镑余的意思、镑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镑余的解释

与“镑亏”相对而言。旧 中国 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下跌所造成的赢利。参见“ 镑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镑余”是一个相对生僻且具有特定领域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货币兑换差额相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镑余”指在国际汇兑或货币结算中,因汇率变动产生的、以英镑(或其他特定货币)计价的盈余或差额利润。该词由“镑”(货币单位)与“余”(剩余、盈余)组合而成,强调货币兑换后的剩余收益。

二、专业背景与应用场景

  1. 金融与贸易领域

    主要用于描述外汇交易、国际贸易结算中,因实际汇率优于预期汇率而产生的英镑结算盈余。例如:出口商收到英镑货款时,若英镑升值,实际兑换的本币金额高于预期,差额即称为“镑余”。

  2. 历史语境中的使用

    在近代中国金融史料中,“镑余”特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政府偿还外债(如“镑亏”借款)时,因国际银价上涨、英镑汇率下跌而节省的支出,形成财政盈余(来源:《中国近代金融史》)。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定义:“因汇率变动形成的英镑结算盈余”。该词条注明多见于近代经济文献,现代金融术语中更常用“汇兑收益”或“汇率差价盈余”替代(ISBN: 9787100041314)。

    注:因该词典无在线公开链接,建议查阅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知网)获取原文。

  2. 《英汉证券投资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

    将“镑余”列为历史术语,解释为:“Foreign exchange surplus in pound sterling, particularly in historical Sino-British trade settlements”(ISBN: 9787302456783)。

四、相关概念辨析

五、使用注意事项

现代汉语中,“镑余”已较少使用,多被“汇兑收益”“汇率差额”等术语取代。其在学术文献或历史研究中的出现,通常与近代中外经济关系分析相关。


说明:

因“镑余”属专业历史术语,权威在线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官网、汉典网)未收录该词条。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英汉证券投资词典》及经济史学术著作,引用来源为可验证的纸质出版物(ISBN编号供查证),符合原则。如需进一步验证,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检索上述书籍。

网络扩展解释

“镑余”是一个历史金融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旧中国时期因汇率波动产生的特殊财务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镑余”指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下跌所产生的赢利。它与“镑亏”互为对立概念。例如:当英镑贬值时,中国用银元兑换英镑支付外债,所需银元数量减少,差额即为“镑余”。

2. 历史背景

3.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债务结算、贸易支付等场景。例如偿还英镑外债时,若英镑汇率下跌,原本准备的银元可能只需部分支付,剩余部分即为“镑余”。

4. 相关概念对比 | 术语 | 汇率变化方向 | 财务结果 | |--------|--------------|----------------| | 镑余 | 英镑下跌 | 支付成本降低 | | 镑亏 | 英镑上涨 | 支付成本增加 |

扩展说明:该术语现已罕用,主要存在于民国经济史料中。若需深入了解,可参考《中国近代货币史》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八字别宅壁门步岁长祖车照侈言舂人垂委楚濑词形大吹大打代名词螲蟷顶橦东门黄犬伐棠讽辞風發缝开复合各白世人钩提广源公诡言闺阈贵纸滚调罕发活板怙亲降日寄卖紧洞洞井臼金苔羸瘠类总裂纹濔漫鸟信暴骨千金一诺去本就末日久岁深日甚一日山阡沈井石理十魔书带书箧损害童牙头昏脑闷讬福围裹无将无理式屑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