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药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花》:“ 胡嶠 诗‘缾里数枝婪尾春’,时人罔喻其意。 桑维翰 曰: 唐 末文人有谓芍药为婪尾春者。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药殿春,亦得是名。”
“婪尾春”是芍药的别名,这一称呼源于其花期特点和古代文人雅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婪尾春”专指芍药花。其名称由“婪尾”和“春”组成:“婪尾”原指宴席中最后一杯酒,引申为“末尾、最后”之意;“春”则对应花期。因芍药多在春末(农历四月)开放,故得此名。
历史背景与典故
据宋代陶穀《清异录·花》记载,唐代文人胡嶠曾作诗“缾里数枝婪尾春”,时人不解其意,后由桑维翰解释:“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药殿春,亦得是名。” 这一说法将芍药与春末时令巧妙关联,赋予其文化意蕴。
芍药为何称“婪尾春”
“婪尾春”既体现了芍药的自然属性,也承载了古代文人的诗意想象,是植物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例证。
「婪尾春」是一个比喻性的词语,形容人们追逐春天的脚步,渴望享受春天带来的美好。它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渴望和追求的热情。
「婪尾春」由部首组成:女 (nǚ) + 禾 (hé) + 日 (rì)。
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女部在左,禾部在上,日部在右。
「婪尾春」是一种现代人创造的词语,没有明确的来源。目前仍然以简体字形式存在,没有繁体字形式。
在古代,汉字形态和写法不断演变,「婪尾春」这个词在古时候并没有出现。
1. 他们追赶着婪尾春的脚步,期望新的开始。
2. 春天的脚步近了,我婪尾春的到来。
- 婪望 (lán wàng): 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 春天 (chūn tiān): 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一季。
- 脚步 (jiǎo bù): 步态,行走时脚掌的动作。
- 兴奋 (xīng fèn): 激动、兴高采烈。
- 渴望 (kě wàng): 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极度渴求。
- 期待 (qī dài): 对未来事物的期盼。
- 冷漠 (lěng mò): 对事物没有兴趣或关注。
- 淡然 (dàn rán): 对事物没有太多激情或渴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