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玺册的意思、玺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玺册的解释

亦作“ 璽策 ”。玉玺和册命文书。《晋书·王谧传》:“及 玄 ( 桓玄 )将篡,以 謐 兼太保,奉璽册诣 玄 。”《魏书·术艺传·王显》:“四年正月, 世宗 夜崩, 肃宗 践祚。显参奉璽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魏书·术艺传·王显》:“及 世宗 崩, 肃宗 夜即位,受璽册。” 清 洪昇 《长生殿·闻铃》:“寡人自离 马嵬 ,饱尝辛苦。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册,传位太子去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玺册是中国古代帝王文书制度中的重要器物组合,具有明确的礼制内涵与政治象征意义。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释义,“玺”专指帝王印信,最早见于《周礼》中“玺节”的记载,象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册”原指编串成卷的竹简,后演变为帝王用于册封、任命或祭祀的文书载体,如《尚书》载“金縢之册”即属此类。

二者合称“玺册”,特指加盖皇帝御玺的官方册书,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一是新帝即位时颁布的即位册文,如《唐会要》记载的传国玺册制度;二是册立皇后、太子等重大典礼的诏书,需用玉轴金泥装裱;三是嘉奖功勋的册封文书,如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规定的贝勒册封规格。其材质多为玉、金、银等贵金属,形制等级严格对应使用者身份,现存实物以明清两代皇家的交龙纽玉玺搭配云龙纹册页最具代表性。

从文字学角度考察,《说文解字》释“玺”为“王者印也”,段玉裁注强调其“所以主土,守土者之信”的政权属性;“册”甲骨文字形作编简状,《尔雅》谓“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两者结合完整呈现了古代“命官授职,必赐玺书”的治理体系。现代考古发现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皇帝之宝”玉玺与配套册文,为这一制度提供了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玺册”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术语,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

“玺册”由“玺”(帝王印信)和“册”(册命文书)组成,特指帝王用于封赐、传位等重大仪式的玉玺与册命文书。例如《晋书》记载桓玄篡位时,王谧曾“奉玺册诣玄”,即指传递象征皇权的印信与文书。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1. 权力象征:玺册代表国家最高统治权,如《魏书》描述肃宗继位时“受玺册”,表明其合法性。
  2. 封赏用途:用于册封诸侯、任命重臣,如《魏书·术艺传》提到王显“参奉玺策”,参与册封仪式。
  3. 礼仪载体:册命文书常以竹简或丝帛书写,加盖玉玺后成为正式法令。

三、文化意义

玺册不仅是政治工具,更是古代礼制与权力结构的缩影。其使用严格遵循等级制度,如清代洪昇《长生殿》中“受玺册”情节,凸显皇权交接的庄重性。

四、现代价值

如今玺册作为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物,常见于博物馆与文献研究,部分藏品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中的玺册使用案例,可参考《晋书》《魏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搬调碑套边款别骛冰激凌镔铁不足挂齿参齐辰暮虫孼创化唇齿相须大官打酱油定户东迁西徙兜驮短簿祠短装遁迹匿影度外恩威丰功伟业黑衣郎鹤甃后尧婆驾空蛟兕交锁极弊节死京氏学进鋭退速今体军仗矩阵礼先壹饭落莫马会鸣蛩滂濞撇叶欠通启闭塞确执曲降神躯蝨瘕顺气硕麟私窃贪路脱褐魏观吾仗翔翺仙仙小炉儿匠下肢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