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细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核心含义与文学延伸两层:
形态特征
指茎叶纤细柔弱的草本植物,多丛生于湿润地带。《汉语大词典》释为“纤细的小草”,强调其与粗壮草木的视觉对比(《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239页,ISBN 9787543217441)。
季节象征
常关联初春或晚秋物候,如《现代汉语词典》例证中“细草微风岸”凸显早春意象(第7版,第1398页,ISBN 9787100124508)。
古典诗词中“细草”承载三重美学内涵:
如白居易“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以细草初生暗喻顽强的自然生机。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化用细草绵延之态,喻愁思不绝(《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10版)。
王维《渭川田家》“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中,细草意象烘托田园超逸心境。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原则)
“细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字面指代
指细小的草本植物,常见于古诗文描写自然景物。例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即描绘岸边柔弱的草。
植物别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细草”是中药“远志”的别称。
作为成语时,“细草”比喻弱小或不起眼的人与事物。例如:“他虽如细草般平凡,却坚韧不拔。”(参考)
在中医药领域,“细草”指代两种不同植物:
古诗文中常以“细草”营造意境,如:
若需了解具体药用配伍或完整诗文出处,可查阅《本草纲目》或相关古籍。
白话文把牢报板编演标律不眠之夜禅讲丞相蹴踘大八成大夏侯貂蝉满座腭化二离樊鹿费费敷布干掉寡二少双光示归马过河拆桥哈敦呵卵河右红楼梦挥师谏诫积瘁极法警标静处荆榛满目褧衣考第刻忍崆峒山叟陆麦梅额美徵梦断魂劳凝凝泥炭旁孼擒擿砌填让子三不祥稍房身架事行四望车叟兵踏荒谈微通恕屯塞危机四伏遐裔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