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遐裔的意思、遐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遐裔的解释

(1).后裔;远裔。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 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

(2).远方;边远之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司徒 华歆 举 寧 应选,公车特徵,振翼遐裔,翻然来翔。” 晋 张华 《鹪鹩赋》:“鵾鷄窜於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 王琦 注:“遐裔,远方也。”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穷山遐裔之人,莫不稽首抃慄,俯伏内省,惟恐弗足称詔旨,当厚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遐裔”是汉语中较为典雅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两个维度解析。从构词法看,“遐”本义为“遥远”,《说文解字》释为“远也”;“裔”指衣襟末端,引申为“后代”或“边远之地”,二者组合后形成复合词。

在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中,“遐裔”包含两层释义:

  1. 远代子孙:特指家族谱系中相隔久远的后嗣,如《晋书·慕容超载记》载“使天假朕遐裔,朕将拯遗黎于涂炭”,此处强调血脉传承的延续性。
  2. 边地族群:指居住在中原王朝疆域之外的民族,唐代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中“逆贼蒙俭,委质遐裔”即取此义,突显地理空间上的距离感。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应用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宋元以后逐渐淡出日常使用,目前主要见于古籍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需特别说明的是,现代汉语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该词,印证了其作为历史词汇的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遐裔”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后裔;远裔

指后代子孙,尤其强调血脉延续中较为疏远的支系。例如:

2.远方;边远之地

指地理上遥远或偏僻的地区。例如:

补充说明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兼具血缘与地理的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例如,晋代张华《鹪鹩赋》用“孔翠生乎遐裔”形容珍禽生于偏远之地,而明代方孝孺的《寿善堂记》则以“穷山遐裔”代指荒远区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或具体古籍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内半决赛徧赞捕搦铲球摌削称言叱咤崇兰翠荡瑶翻稻鼈大壮番氓風憲封章高才絶学官施规范性文件古驲咕容化道鹄盖蹇足蛟关嗟嗷经邦论道鲸骞近期祭田稽诣巨珰决囊攫鸟巨然酹酒两角丱嶚阔龙战玄黄蠓烟妙舞悯护蔝子牧丁纳币乜嬉畔离喷薄欲出劈天盖地蹺腾轻翾琼玉神香收治调琴铁爬投款无生篇暹耽翔麟马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