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遐心的意思、遐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遐心的解释

(1).与人疏远之心。《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朱熹 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明 汤显祖 《答门人桂仲雅书》:“我所思兮在 桂林 ,乃三年不通一问,而有遐心耶?” 清 陈确 《哭长翁叔父文》:“徒以山川辽越,音问久疏,二十年来,窅如隔世。叔父遽疑其有遐心。”

(2).避世隐居之心。 南朝 齐高帝 《塞客吟》:“悟樊笼之或累,悵遐心以栖远。” 宋 陈师道 《寄答王直方》诗:“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之八:“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3).放逸不羁之心。 汉 张衡 《思玄赋》:“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不遐心。”《晋书·元帝纪论》:“或高旌未拂,而遐心斯偃,迴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

(4).广阔的胸襟。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 万为 之文,御以遐心,主以理骨,儼然大家体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遐心"是汉语中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遐"本义指空间距离的遥远,《说文解字》释为"远也"(来源:《汉语大字典》),后引申为时间久远或思想境界的高远;"心"即人的精神主体,二者结合构成"超脱现实局限的精神追求"。如《诗经·小雅》"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此处即指超越物质层面的高尚情操(来源:《诗经注析》)。

二、词义分层

  1. 本义层面:指对远方事物的向往,如唐代李商隐《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遐心所系,唯在恩门"中表达对远方的牵挂(来源:《全唐文》)。
  2. 哲学层面:特指道家思想中的超然心境,《庄子·天地》"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可视为"遐心"的精神写照(来源:《庄子集释》)。
  3. 审美层面:在诗词中常指艺术创作的深远意境,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评王维诗"辋川绝句,字字入禅,皆具遐心"即强调其超越世俗的审美维度(来源:《清诗话续编》)。

三、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评论与哲学论述,如钱钟书《管锥编》分析陆机《文赋》时,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创作状态解读为"遐心的具象化表达"(来源:《钱钟书集》)。

网络扩展解释

“遐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典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与人疏远之心

指因距离或情感疏离而产生的不亲附、淡漠的心态。
出处:《诗经·小雅·白驹》中“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朱熹注解为“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强调因疏远而减少联系。


2.避世隐居之心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向往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意愿。
例证:南朝齐高帝《塞客吟》中“悟樊笼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宋代陈师道诗句“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也体现了这一含义。


3.放逸不羁之心

形容心性自由洒脱,不受世俗礼法约束的状态。
文献依据:清代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中“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4.广阔的胸襟

少数文献中引申为胸怀宽广、气度宏大。
示例:部分辞典将其解释为“广阔的胸襟”,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诗经》《高帝集》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汉语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爱屋及乌败损办造边跋边套惨恨察传朝山趁打伙尘思错居粗强担荷丹甲电位差滴水东报东非高原督促对质風颷富贵利达富汉干掉龟駞好官环境讲劘狡慧结驷连骑赳螑款意溃逸立戟龙亨録目买渡门楹民墟民愿剽蹂磬襄软工软言山腰杓建是非堆水屮顺比私觌私利搜贤素鲤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通替拓土挽角饷军小翅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