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醴酒。《左传·庄公十八年》:“春, 虢公 晋侯 朝王。王饗醴,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王乃淳濯饗醴。” 韦昭 注:“饗,饮也。谓王沐浴饮醴酒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回:“闻 虢 晋 二国朝王,王为之饗醴命宥,又赐玉五瑴,马三匹。”一说即飨礼。参阅 唐 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
“飨醴”是一个源自古代礼仪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飨”指饮宴或享用食物,“醴”特指古代用粮食酿制的甜酒,因此“飨醴”字面意思为饮用醴酒,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宴请诸侯或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景。
现代语境中,“飨醴”可引申为享受美酒佳肴的盛宴,但这一用法较少见,更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如需具体古籍例证,可查阅《春秋左传正义》或《周语》相关注释。
《飨醴》(xiǎng lí)是一个词语,包含两个汉字。其中,飨(xiǎng)是一个动词,表示享用、享受、祝贺;醴(lí)是一个名词,指稀酒或美酒。合在一起,《飨醴》表示享用美酒或祝贺庆贺。
《飨醴》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书经·大禹治水》中,其中有句话“飨我醴泉”。在繁体字中,飨的上部是食,下部是享;醴的上部是酉,下部是田。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飨的上字头是食,下面写享;醴的上字头是酉,下面写里。
1. 请席上的各位尽情飨醴,共庆这次的盛会。
2. 在这个喜讯传来的时刻,我们举杯飨醴,庆祝他们的婚姻。
1. 飨酒:享用美酒。
2. 举杯飨客:举起酒杯祝贺客人。
3. 醴泉:美酒之泉。
祝贺、庆贺、庆祝、豪饮、品尝。
禁酒、戒酒、克制、节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