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缗的意思、校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缗的解释

核计用费。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校緡资筦榷,復土奉山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校缗(xiào mí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单字释义与历史用法两个角度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校:本义为木栅栏,引申为考核、核对。《说文解字》释为“木囚也”,后衍生出校正、计算等义。
  2. 缗:原指穿铜钱的绳子,后成为古代货币计量单位,一千文为一缗。《说文解字》称“钓鱼也”,段玉裁注“引申为缗钱”。

二、复合词义考据

“校缗”在古代文献中多指核校钱币数目或赋税账目。例如宋代赋税制度中,官府通过“校缗”清点税收,确保账实相符。明代《宛署杂记》亦载“岁终校缗,以察侵渔”,强调通过核对钱款防止贪腐。

三、语用演变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经济史、财政制度时仍具学术价值。其核心语义可概括为“通过严谨核对确保财务准确性”,体现了古代行政体系中的监管逻辑。

网络扩展解释

“校缗”一词的释义需结合不同来源和语境分析,存在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古代用法(核计用费)

二、现代用法(学校相关)

注意事项

  1. 权威性差异:古代释义有文献佐证(如唐诗),更可靠;现代释义仅见于个别网页,需谨慎采信。
  2. 发音与字形:“校”读jiào时意为核对,读xiào时指学校;“缗”正确拼音为mín,部分来源标注为fēn,属错误。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古代文献中多指向财务核算,现代用法可能为误传或衍生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半晌午层楹诚实斥陟重九登高俶辰楚莲赐赏帝胄董狐之笔愕梦反毳帆索凡子飞捻风树告退钩环够瞧的姑山后来人虎尾春冰剑花奸路教道椒焚桂折金蕉叶浚文局琐龛赭楛竹靓艳零逋楼鼓毛鸷梦官拟仪盘肴庖疈配祔丕时愆期樵侣跷足抗手碕潭全礼曲部尚书三无搔爬杀菌剂诗垒适室耍手段天香悌达味口乡士校塲校刻协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