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楼鼓的意思、楼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楼鼓的解释

(1).古代筑楼悬鼓,有盗贼时击以报警,谓之“楼鼓”。 宋 高似孙 《纬略》卷二:“ 后魏 李崇 除 襄州 刺史,悬鼓捕盗,诸州置楼鼓自 崇 始。”参阅《魏书·李崇传》

(2).作报时之用。 宋 陆游 《晚登横溪阁》诗:“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元 曹伯启 《秋夜西斋有感》诗:“邻砧催薄莫,楼鼓辨深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楼鼓"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均属古代特定场景下的器具:

一、城楼报时之鼓

指古代设置在城门谯楼(瞭望楼)或钟鼓楼上的大鼓,用于击鼓报时、传递信号或警示。

二、寺院佛殿之鼓

指佛教寺院中悬挂于钟楼、鼓楼或大殿前的鼓,属宗教法器。


注: 因该词属古汉语专名,现代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未单列条目,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及佛教典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楼鼓”是中国古代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意象的器物,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防盗报警功能
    古代在城楼或高建筑上悬挂大鼓,遇盗贼入侵时击鼓示警。此制始于北魏李崇,据《魏书》记载,他任襄州刺史时首创悬鼓捕盗之法,后被各州效仿。

  2. 报时功能
    宋代起逐渐演变为城市报时工具,文人诗词中常见相关意象。如陆游《晚登横溪阁》中“楼鼓声中日又斜”描绘了鼓声与日暮的关联。

二、文化延伸

三、功能演变

早期主要服务于军事治安(如北魏防盗体系),随着城市发展,宋代逐渐强化其民用报时功能,这种转变反映了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演进。

别人正在浏览...

暧然襃大襃显笔锭如意草隶长才程准赤駮叱咄慈育大宽转丹册丹枫奠居电视机掉磬隄塍地沥青敦习髶髮番伪風奇高整给定将礼絜皋金穣急头赖脸口坠天花坤垠括帖零升鸾缄洛社盲信闷气矊眇末弁磨揉年该月值凝虑弄颊咆哱品头论足青饲料倾陨跧局去处羣衆运动忍俊不住枢纽随直涕泗颓意网目屋宇黠狯显陵献梦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