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杯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酒器九品》:“ 李适之 有酒器九品:蓬莱盏、海川螺、舞仙、瓠子巵、幔捲荷、金蕉叶、玉蟾儿、醉刘伶、东溟样。”亦省作“ 金蕉 ”。 宋 张先 《天仙子·观舞》词:“固爱弄妆傅粉,金蕉併为舞时空。” 宋 辛弃疾 《谒金门·和廓之五月雪楼小集韵》词之二:“一曲瑶琴纔听彻,金蕉三两叶。” 邓广铭 笺注:“金蕉谓酒杯。” 宋 姜夔 《石湖山·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
"金蕉叶"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一种植物,也是古代词牌名。以下从词典学角度分项阐释其详细释义及来源依据:
金蕉叶指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的叶片,因叶片宽大如扇、色泽青绿带金黄光泽而得名。
金蕉叶为宋代词调名,属双调小令,始见于柳永《乐章集》。
正体共62字,上下阕各五句四仄韵。例见柳永词: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
其名或源于宴席间以金蕉叶(芭蕉叶形酒杯)饮酒的场景(《钦定词谱》卷十二)。
词牌常关联奢华宴饮,如宋代袁去华词“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暗喻歌舞升平(《全宋词》辑录)。
“金蕉”作为酒杯代称,见于唐代白居易《春至》诗“闲拈蕉叶题诗咏”,宋代陶穀《清异录》载“金蕉叶”为酒器名,后衍为词调。
植物叶片因其形态被赋予“舒卷自如”的文人意象,词牌名则承载宋代市井文化特征(马兴荣《词学综论》)。
“金蕉叶”兼具自然物与文学符号双重身份: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来源,植物学释义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华本草》纸质版,文学释义转引《钦定词谱》《全宋词》等权威辑录。
“金蕉叶”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文献和诗词用例综合解释:
器物来源
唐代李适之曾收藏九种名贵酒器,其中“金蕉叶”位列第六,因形似蕉叶且饰以金色得名。宋代文人作品中常以此代指酒杯,如柳永《金蕉叶》中“金蕉叶泛金波齐”描写宴饮场景,即以蕉叶杯盛酒。
形制特点
据考为小巧的金色酒杯,容量较小,符合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习惯。明代文献提到“蕉叶杯”与梨花杯同为最小杯型,适合浅酌。
北宋柳永首创《金蕉叶》词调,双调六十二字,以仄韵为主,代表作包括其《厌厌夜饮平阳第》等。不过此用法多见于文学体裁名称,日常语境中较少使用。
“金蕉叶”本义为唐代流行的金色蕉叶形酒杯,后因柳永词作衍生为词牌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含义,如涉及诗词创作多指词牌,其他场合多指酒器。更多例证可参考《云仙杂记》及宋代词集。
薄躬碧埃弼疑阐幽朝钟暮皷诚意正心嗔诃筹碗楚娇擣锉倒手道缘地关断瓦残垣匪皇感戴龟曳尾果介黑浸浸黑麻麻慧雨讲斤头嘉娱穽陷净心恐栗哭哭啼啼姥爷连琐料简拢捻麦颗漫口漫污漫野毛楂楂谋臣猛将木商内园粘皮着骨旁文剩义虬枝若然三穷折除沈宋体诗伴鼠毛褐説证树欲静而风不止逃汇腾蹑调鼎王葛晚接无所不通瞎闯仙凫显晶衔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