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拂晓时铜壶滴漏之声。《陈书·徐陵传》:“鐺鐺晓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闻,临高臺而可望。” 唐 杜审言 《秋夜宴郑明府宅》诗:“露白宵鐘彻,风清晓漏闻。” 清 赵执信 《自题》诗之二:“晓漏趋朝梦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怀。”
“晓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时间与意象
多用于古诗文中,通过“漏声”与“拂晓”结合,营造出静谧、清冷的意境。例如:
引申含义
在成语用法中(较少见),可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实现的征兆。例如:“晓漏初现,喻困境将破。”
“晓漏”以具体物象(漏声)指代抽象时间(拂晓),兼具写实与抒情功能。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其本义与引申义,文学作品中更侧重意境营造。
晓漏(xiǎo lòu)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天亮时钟鸣、漏水声和钟声之音。同时也可以指夜间台钟打出时、刻时间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
晓漏的拆分部首是「曰」,拆分笔画为6画。
晓漏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馀蔚传》:「晓漏时称,絃乐中缓者,成之秩也。」意思是指黎明时分敲打庙中的钟,成为定时的秩序。
晓漏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曉漏」。
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晓漏在古时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古代写法是「晓露」,表示清晨露水的意思。
1. 夜深人静时,庙宇中传来了宏亮的晓漏声。
2. 清晨的晓漏让人宛如进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
晓漏与其他词汇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晓钟:表示清晨时分敲打的钟声。
2. 漏刻:指时漏准确地刻出一分钟的时间。
晓漏的近义词有「钟声」、「晨钟」。
晓漏的反义词没有一个特定的词语直接对应,但可以用「寂静」、「无声」来描述与晓漏相对的状态。
白鼓钉白日鬼帮忙帮凶边邦标鹄不倒翁朝要床母出世色当合胆硬第一国际东倒西欹对景伤情逢昌風令戈鋋跪火链坏处花鬘翦弃蛟毫劲壮赳螑眷属居士屩开晴垦租叩打梁冠棂轩临界点临乾龙骑緑茸谩且昴星团扑手前古浅狭乞教全算塞怨三无坐处啬人慑畏释梵矢盟刷子书林司味诵咏他俩坦笑同性慰藉危气温寻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