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收赋税。《旧唐书·李密传》:“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巵难满。”《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审配 书中先説运粮事;后言 许攸 在 冀州 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
“科税”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征收赋税,属于古代行政用语。
出处与例证:
少数资料将其解释为“与科技相关的税收政策”,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但需注意:
科税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科字的部首是米,总共有秤字旁和禾字头两个笔画。税字的部首是禾字,总共有四个笔画。
科税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科是指根据人们的职务和地位划分等级,征收相应的税款。税则是指各种形式的财政收入,以支持政府的运作和公共事务。科税的制度也被称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
在繁体字中,科税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科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旧字形包含四个小方块,分别代表四个禾字头的笔画。税字的旧字形则是一个立体的禾字,上面有点表示税的意义。
1. 政府依法向各职级人员征收相应的科税。
2. 科举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应的科税来支持。
1. 科学: 科技、科普、科研
2. 税务: 税收、*********、纳税人
3. 财政: *********、财政收入、财政政策
税款、捐税、征税
免税、减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