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槟榔启》:“色譬青桐,不生空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梧桐”自注:“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唐 李颀 《题僧房双桐》诗:“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元 袁桷 《庐陵刘老人百一歌》:“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
“青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植物学定义
青桐即梧桐(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属梧桐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6米,树皮青绿色且平滑。其叶片呈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种子为圆球形,表面有皱纹,直径约7毫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北各省及日本,多为人工栽培。
名称由来
因其树皮呈青绿色,故得名“青桐”。此称谓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文学意象
青桐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高洁、清雅的象征。例如唐代李颀《题僧房双桐》中“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以青桐喻指自然之美与文人风骨。
命名寓意
在姓名学中,“青”代表青春与生机,“桐”象征坚毅与祥瑞。组合为“青桐”时,寓意永葆活力、品格高雅,亦有“家有梧桐引凤凰”的吉祥含义。
木材特性
青桐木材质地硬重,但易变形开裂且易遭虫蛀,因此实用性较低。不过,其甜味汁液可能吸引昆虫。
传统工艺
古琴制作中偶用青桐木,但因其缺陷,更多选择其他木材(如杉木)。
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学特征或诗词引用,可参考汉典、古籍《齐民要术》等权威来源。
青桐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青”和“桐”。青桐主要指一种常绿乔木,属于桑科植物,树冠呈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叶片椭圆形,花小而黄绿色。
青桐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青:拆分部首为青字旁,总笔画数为8画。
桐:拆分部首为木字旁,总笔画数为10画。
青桐这个词来源于诗经·秦风中的《青青陵上柏》。在诗中,青桐指的是陵墓上的柏树,代表着生命不朽和永恒。
青桐的繁体字为「青桐」,与简体字拼写相同。
在古代,青桐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在《说文解字》中,青的写法为「靑」,桐的写法为「樋」。
1. 秋风吹过,青桐摇曳。
2. 山谷中,有一片青桐林。
青石、青菜、青山、青蛙、参青、青年
青杨、青檀、青叶
红杏、白桦、落叶
背部兵战博浪鼓譒译不和不羞采章参两楚怀蠢蠢翾翾觕恶淀粉蝶裙耳聋分级福草府囊稿件谷那恍恍荡荡黄金坞黄老术曶鼎秽浊疆地娇子揭谛纠按咎陶决别橘络捄偏卡带开科取士列屋灵主里圈离题太远没戏平谈情亲倾瞩輮轹三三四四涩浪僧祇酾流苫块升恒升驭舍下摄音师子邰妃通客头市突出雾障相央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