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躡手躡脚”。 张天翼 《春风·贝胡子》:“于是 贝胡子 蹑脚蹑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里张一张院子里--空空的。” 姚雪垠 《长夜》三五:“他们蹑脚蹑手地走到门口,把眼睛贴着门缝,看见有十几个青年农民挤在小屋中。”
“蹑脚蹑手”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形容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也可引申为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行为。该词与“蹑手蹑脚”同义,两者在用法和含义上基本一致。
2. 出处与例句
3. 用法与结构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扩展说明
该词常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动作描写暗示人物的谨慎或意图隐藏行踪的心理状态。例如《明代宫闱史》第六十一回中,用“蹑脚蹑手”刻画正德帝悄悄接近美人的场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汉典、诗词名句网等来源。
《蹑脚蹑手》是一个成语,指行走时脚步轻盈,动作轻巧、小心翼翼。形容人行动时非常谨慎,不敢稍有声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轻柔、隐秘,常常用于形容行动敏捷、操纵灵活、行动迅速、不留蛛丝马迹。
《蹑脚蹑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辵」和「⻊」,分别表示「辶部」和「足部」,表示行走。拆分后的笔画分别是6画和14画。
《蹑脚蹑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楚世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描述了楚国太子勾践在受尽压迫的情况下,采取隐秘行动,最终击败强敌的情节。从此后,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用以形容人的行动谨慎、机警。
《蹑脚蹑手》的繁体字为「躡腳躡手」。
在古代,「蹑脚蹑手」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中「蹑」的古代写法是「㠯」,表示「脚掌轻慢地接触着地面」;而「脚」的古代写法是「⻊」。「蹑脚蹑手」这个成语的古代汉字写法为「㠯⻊㠯手」。
1. 他在走廊上蹑脚蹑手地溜到了教室门口,生怕被老师发现。
2. 小偷蹑脚蹑手地靠近钱柜,企图偷走珍贵的珠宝。
3. 在战场上,战士们蹑脚蹑手地进行潜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
1.轻手轻脚:指行动轻盈,动作轻柔。
2.偷偷摸摸:形容行事暗地里、秘密地进行。
3.悄悄无声:形容没有声音,非常安静。
1.鬼鬼祟祟
2.暗地里
3.隐秘行动
1.张牙舞爪
2.声张
3.大张旗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