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大小两个灶位的长形炉灶。《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到了厨房,见那灯也待暗了,火也待乏了,便去剔亮了灯,通开了火。果见那连二灶上靠着一个鈷子,里头煮着一蹄肘子。”
连二竈(亦作"连二灶")是传统民居中常见的一种砖砌烹饪设施,指由两个火膛相连组成的复合式灶台。其核心特征体现在"连"与"二"的结构设计:主灶膛用于主要烹饪,副灶膛通过共用烟道形成余热利用系统,可同时进行烧水、温食等辅助作业。
根据《中国民俗建筑辞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记载,这种灶体多采用青砖砌筑,灶面铺设耐火石板,双火膛间设置传热孔洞,既保持独立操作空间又实现热能共享。在功能延伸方面,北方地区的连二竈常与火炕系统结合,通过烟道余热实现居室供暖,形成"一灶两用"的节能体系。
《中华传统器具图鉴》(文物出版社,2018)实物测绘显示,典型连二竈纵深约1.8米,灶台高度0.7-0.8米,主火膛直径40厘米,副火膛35厘米,两者中心距60厘米。这种尺寸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站立操作时的翻炒动作。灶门多采用铸铁构件,既保证通风需求又降低火灾风险。
“连二竈”是一个具体指代传统炉灶结构的词汇,其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一种带有大小两个灶位的长形炉灶,通常用于同时进行不同烹饪操作。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提到:“连二灶上靠着一个鈷子,里头煮着一蹄肘子”,说明其实用性。
结构与功能
使用场景与背景
多见于古典文学作品或传统厨房描述,体现旧时炊具设计的实用性。这类炉灶通过共用燃料或烟道提升效率,适合家庭或小型餐饮场景。
易混淆点辨析
需注意与成语“连二”(lián èr)区分,后者意为“连续不断做某事”,与“连二竈”的实物含义无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具体用法或历史背景,可查阅《儿女英雄传》原文或传统炊具研究资料。
黯寂播降策高足瞋骂抽丁拔楔除书大出手狄山东夏多管闲事二盖防嫌风驰电掣副端刚性高选诡猾鼓噪和甜怀集黄书黄头小儿豁閕谏训较对寂莫净利锦书客死他乡寇虣夸父追日泪痕连队荦嶨瞑氛南徐凝悃普度羣生骑箕企效冗滥镕铄圣朝戺庭失语症疏禁秫米素飱它岐天经地纬题扁体查同论铜墨托姻土腥气伪善巷吏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