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末。农历十二月。《魏书·彭城王勰传》:“岁月易远,便迫暮冬,每思闻道,奉承风教。”《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暮冬是汉语中表示季节更替的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暮冬指冬季的末尾阶段,对应农历十二月(即腊月),此时临近春季,气候寒冷但已有转暖迹象。该词由“暮”(意为末期、末尾)与“冬”组合而成,强调季节的尾声。
与“暮春”“暮秋”结构相似,均以“暮”+季节表示末期,如暮春指春季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
暮冬是一个表示季节的词汇,指冬季即将结束时的时期,也可以理解为冬季的末尾阶段。
暮的部首是日字旁,总计13画;冬的部首是冫,总计5画。
暮冬两个字来源于古汉语,其中“暮”表示日落,太阳下山的时候;“冬”则指冬天。
暮冬的繁体字为「暮冬」。
在古代,暮冬这两个字的书写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暮冬」。
1. 暮冬时节,天气渐渐变暖,春天即将来临。
2. 大街上的行人穿着厚厚的外套,抵挡着暮冬的寒风。
1. 暮冬美景:指冬季即将结束时的美丽景色。
2. 暮冬寒风:指冬末时节刮来的寒冷风。
冬末、年终
初冬、盛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