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固细密;严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石既牢密,乌兔焉容?” 唐 杜牧 《唐故太子少师牛公墓志铭》:“ 郑注 怨 宋丞相 申锡 ,造言挟 漳王 为大逆,状跡牢密,上怒必杀。” 宋 沉遘 《刘公墓志铭》:“关键牢密,吏不能闚而为姦。”
“牢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拼音为láo mì,意为“坚固细密;严密”。例如形容物体结构紧密(如“石既牢密”),或指计划、措施等逻辑严谨、无疏漏(如“状跡牢密”)。
二、古籍引用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
三、应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形容防范措施、组织体系或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如:
四、延伸理解 作为合成词,“牢”强调坚固性,“密”侧重细致无疏漏,二者结合既指物理结构的紧密(如建筑、器物),也含抽象层面的严谨性(如计划、制度)。
牢密(láo m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牛”和“旨”两个部首组成。牢表示牛栏,牛的意思,旨表示精细、周密。牢密的意思是指结构坚固、固定得很好,无法轻易被破坏或逃脱。
拆分部首和笔画:
牢字的左边是“牛”部,共有4画,右边是“旨”部,共有6画。根据左右部首的笔画数目可以确定书写的顺序。
来源:
“牢密”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张藉传》:“牢密克忍者,于忍初定分南北,率所部江左。”
繁体:
在繁体字中,“牢密”保持不变,仍然是「牢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方式稍有不同,但基本相近,字形比较规整。
例句:
1. 这个保险柜非常牢密,无法被破坏。
2.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牢密的网络安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
3. 这个计划的执行需要牢密的组织和协调。
组词:
1. 牢固:结实、坚固的意思。
2. 密切:亲近、紧密的意思。
3. 牢笼:关押动物的结构,也可以用来比喻陷入困境。
4. 牢记:牢牢地记住、铭记在心。
近义词:
稳固、坚固、坚定
反义词:
脆弱、松散、宽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