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綦缟的意思、綦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綦缟的解释

《诗·郑风·出其东门》:“縞衣綦巾,聊乐我员。”后因以“綦縞”指平民妇女之服装,亦借指穿“綦縞”之平民妇女。 明 吴甡 《潭西王恭人墓》诗:“若令綦縞能偕隐,未必功名累此身。” 清 钮琇 《觚賸·福寿难兼》:“夫幼育儒闺,长称命妇,岂不谓荣,而迍邅并遘,至不欲生,何如綦縞者流,反得悠悠卒岁乎。”参见“ 綦巾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綦缟"一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綦"和"缟"两个单字构成。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綦"本义指青黑色的帛带,《说文解字》注其"帛苍艾色",后引申为深青近黑的颜色;"缟"指未经染色的生绢,特指白色精细丝织物,《礼记·玉藻》有"缟冠素纰"的记载。

二字连用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描述白衣青巾的素雅服饰搭配。汉代郑玄笺注此句时指出:"綦,綦文也",认为这是指白色丝织物上织出的青黑色花纹。唐代孔颖达疏解时进一步阐释:"綦者,青色之小文",说明这种织物具有青白相间的纹样特征。

在传统服饰制度中,"綦缟"常代指士人阶层的简朴衣着,《春秋繁露·服制》记载:"綦缟不得为朝服",反映其属于非正式的日常服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强调:"綦必青经白纬",明确指出这种织物的经纬线配色标准。现代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青绮縠"实物,其青白交织的织造工艺与文献记载的"綦缟"特征高度吻合。

网络扩展解释

“綦缟”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读音与结构

2. 词义溯源

3. 文学与文化内涵

4. 扩展说明

“綦缟”兼具具体服饰特征与抽象社会阶层的双重象征意义,是古典文学中体现朴素审美的典型意象。

别人正在浏览...

挨边嗷曹八玺背鳍髲髢拂过朝宗澄鉴脆好寸磔道话跌来碰去砥节砺行和鸣衡阳雁断滑道糊名践石减约敫然蛟鼋尽量九牛万象之力汲引濬谷考楚旷心怡神窟窡来势冷摊棱鳀里居骊岫祢祖南北卷南杂剧内干陪话丕阐蒲奕钤决乞措大戚蕃青晕契文区区仆仆荣谈瑞典入世山斋沈溺设营队数伤太元堂官弹奏天线铜匠鲜荣熙来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