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樗蒲戏中两种贵采之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洛阳 令 崔师本 ,又好为古之樗蒲……其骰五枚,分上为黑,下为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者为卢,其采十六;二雉三黑为雉,其采十四;二犊三白为犊,其采十;全白为白,其采八,四者贵采也。”
(2).泛称掷骰赌6*博为“卢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荡产,卢雉倾家,顾痴人之事哉!” 清 钮琇 《觚賸·雪遘》:“躭游卢雉,失业荡产。”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卢雉汉语 快速查询。
“卢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古代樗蒲戏术语
“卢”和“雉”是古代樗蒲游戏(一种类似掷骰的棋类游戏)中的两种贵采(高等级骰面组合)。
赌博代称
因樗蒲戏常涉及赌博,后世将掷骰赌博泛称为“卢雉”。例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提到“卢雉倾家”,即指赌博败家。
“粉花荡产,卢雉倾家。”(《聊斋志异·阿宝》)
意为沉迷声色和赌博导致破产。
如需进一步了解樗蒲戏规则或文学典故,可参考《唐国史补》《左传》等古籍。
《卢雉》是指卢门(古代门类名)中的一种石雉(即雕刻的鸟),也可以指古代宫廷中用来雕刻装饰的一种石雉。
《卢雉》的部首是石(石字旁),它的笔画数为12画。
《卢雉》一词出自《诗经·卫风·卢鸟》:“鸣鹤在野,鸣卢在树。”其中的“卢”即指卢雉。
《卢雉》的繁体为「盧雉」。
古代写《卢雉》的汉字写法较为繁琐,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但最早的记载形式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
1. 古代宫廷壁画中常常出现精美的《卢雉》雕刻。
2. 他的书房中陈设着一对《卢雉》石雕,极具艺术价值。
卢门、卢簪、卢鸟、卢台、卢帾
石雉、石鸟、雕鸟
龙、凤、麒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