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嫌恨的意思、嫌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嫌恨的解释

怨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槟榔》:“《南州八郡志》曰:檳榔……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輒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 去病 消息事宜,以理抗答,势要之徒,虽厮养小人莫不惮其风格,亦不至嫌恨。” 宋 苏轼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 軾 于府中,实掌理欠,自今岁麦熟以来,日与小民结为嫌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嫌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因不满、猜忌或怨恨而产生的厌恶、憎恨之情。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析,并引用权威辞书作为依据:


一、核心释义

  1. 厌恶与怨恨的结合

    "嫌恨"指因心中不满或隔阂而滋生的憎恶情绪。《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怨恨。其中:

    • "嫌"侧重厌恶、猜忌(如"嫌疑""嫌弃");
    • "恨"强调深刻的怨怼(如"怨恨""仇恨")。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情感递进关系

    该词隐含情感演变过程:从初始的"嫌隙"(因误会生疏)发展为"嫌怨",最终积累为"嫌恨"。如《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其程度重于"不满",轻于"仇恨",多用于人际关系中的长期积怨。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字源与演变


三、典型用法与语境

  1. 人际关系矛盾

    多描述因利益冲突、误解或性格不合导致的持久对立,如:

    "两人因旧日嫌恨,多年不相往来。"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2. 文学中的情感刻画

    古典小说常用以表现人物复杂心理,如《红楼梦》中赵姨娘对王熙凤的"嫌恨交织"。

    来源:《红楼梦词语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情感强度 侧重方向 典型语境
嫌恨 较强 厌恶与怨恨并存 长期人际矛盾
嫌隙 较弱 隔阂与猜疑 初步关系疏远
怨恨 强烈 愤怒与报复欲 严重伤害后的情绪

来源:《汉语近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


五、权威文献例证

《后汉书·窦融传》载:

"兄弟嫌恨,常不安。"

此处指窦融兄弟因权位之争心生嫌隙,终致互相憎恶。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嫌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嫌”和“恨”两个语素构成,具体含义如下:

1. 词义解析

2. 用法特征

3. 近义词辨析

4. 例句

提示:现代汉语中,“嫌恨”使用频率较低,日常交流更常用“怨恨”“矛盾”等词替代,但在文学、历史文本中仍可见其身影。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下百着把箱卞克碧鷄坊不得哥儿们不患抽达舛斡挡手丁稚嚲懒笃实好学纺塼风风魔魔钩逮过此而往薃侯好笑花不愣登花纱讲唇降玺牋素狡焉思逞劫国锦缠济窍飘风空枝滥职连纲廉远堂高陋疾镂人慢游渺小南至佞险蠯蛤遣言清捷青陆青青青社肉中刺儒闺色天身挺诗秩霜縠悚抃竦恧田横客天文单位通壁往岁畏凛温律温席无为乡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