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县的意思、相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县的解释

亦作“ 相悬 ”。差别大;相去悬殊。《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务使州县贫富不至甚相悬,则6*民力之惨舒亦不至大相絶矣。”《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一女如何有二天?况於叔姪分相悬。”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相县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相县是中国古代地名,具有明确的历史地理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历史沿革

相县为秦、汉时期设置的县级行政区,隶属泗水郡(后改沛郡)。其名称源于春秋时期宋国的相土(商朝先祖契的孙子),因相土曾在此活动而得名《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308页)。西汉时为沛郡治所,东汉属沛国,魏晋后逐渐废置。

二、地理方位与治所变迁

其治所位于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为秦汉时期江淮地区的重要城邑。据《水经注·睢水》记载:“相县,故宋地……睢水东径相县故城南”,与现代考古发现的相城遗址(淮北市古城路)位置吻合《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02页)。

三、文化意义与文献记载

相县因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郡的核心区域,在《史记》《汉书》中多次出现。例如《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汉代沛郡辖相县、沛县等,相县作为郡治具有行政枢纽地位。唐代以后,其名逐渐被“符离”“宿州”等取代,但地名遗存于今淮北市“相山”等地标中《安徽通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卷一第58页)。

参考资料:

  1.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2. 《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安徽通史》安徽人民出版社
  5. 相城遗址考古报告(《考古》1989年第3期)

网络扩展解释

“相县”是古汉语中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作为形容词短语(读xiāng xiàn)

意为“差别大、相去悬殊”,同“相悬”。

  1. 来源与用法
    • 最早见于《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形容才能差距悬殊)。
    • 宋代朱熹《答张敬夫书》提到“贫富不至甚相悬”,强调社会阶层差异的缓和。
    • 《东周列国志》中“叔姪分相悬”则描述血缘关系下的地位悬殊。
  2. 构词解析
    • “县”通“悬”,表示“高下、距离”;“相”表互相,整体引申为双方差异显著。

二、作为古代地名(读xiàng xiàn)

指秦代设置的县制,旧治在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但此释义在网络资料中权威性较低,且多数文献未提及,需结合历史地理资料进一步考证。


使用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唵诨白醭抱关执钥八十种好贬称补袒长工诚纯尺一诏丑辱楚茅蠢相存荆蹈舞鳄浪二世阜陵干掫各持己见;各执所见给面子辜功咕叽函片阖闾晃着藿香脚踵计册尽可能郡閤看街夸道历眼镂错罗织麻沸散猛急冥道暮序牛市倩笑俏醋巧籍全功尽弃桡动脉人烟稠密若释重负上通深豁深喻湿银疏隔搜肠搜撅统舱屠沽推枯折腐剜肉做疮乌鸟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