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湿银的意思、湿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湿银的解释

(1).形容镜光。 唐 李商隐 《河阳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冯浩 笺注:“湿银,镜光。井口,镜形。”

(2).指水中月光。 宋 范成大 《顷乾道辛卯岁三月望夜》诗:“三更半醉吹笛去,櫂入湿银天镜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湿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词汇,其常规词典释义并不明确。经过对权威汉语工具书的查证与分析,其含义可从构词法和潜在文学意象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基本构成

  1. "湿":指物体含水或液体浸润的状态,与"干"相对。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沾了水的或含水分多的"(商务印书馆,2016)。
  2. "银":指金属元素"银",亦泛指银白色、有光泽的事物。其物理特性包括延展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二、文学意象中的特殊用法 在古典诗词及现代文学创作中,"湿银"常作为复合意象出现:

三、专业领域可能用法 在矿物学或传统工艺中,或指未经完全干燥处理的银原料,或指银器表面因氧化形成的暗色水渍状斑纹(参考《中国冶金史》相关论述),但此用法需具体语境支撑。

结论

"湿银"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文本。在文学语境中,它主要通过通感修辞构建"湿润的银色光泽"这一意象,常见于对月光、水波、银器的诗意描写;在专业领域则可能指向银的物理状态或表面特征。建议使用者提供上下文以便精准解读。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华觉明.《中国金属技术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关章节.

    注:古典文学用例为归纳典型意象后的概括表述,非直接引用单一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湿银”是一个古典文学中的意象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1. 形容镜光
    该用法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河阳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 这里的“湿银”通过银的质感与光泽,比喻镜面清冷如水的反光,暗含一种清冽、柔视觉效果。

  2. 指水中月光
    宋代范成大在《顷乾道辛卯岁三月望夜》中写道:“櫂入湿银天镜中”, 此处将月光洒落水面的粼粼波光比作“湿银”,既描绘了月色的银白,又隐含了水波湿润的质感,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爱博而情不专白班白席邦理炳炳烨烨冰凌比配畴垄刺爇淬勉邓萧电迅癫子迭里冬景天读后感否隔皋夔稷契公谷管执刮土儿含风含景滑马画屏回纹机将妄嘐嘐积蠧节短韵长畸躬进围撅皇城﹐打怨鼓诳动窟伏链子橹轮论政马牛襟裾漫天掩地冒烦鸟害陪推胚子迁并钦想凄异三过笔三十六字母撒喷讪谤少保神乐事在人为树榾栋免袒无儤勿已香岑缬晕